《拂云手》一生九变,三是入门,说明浪流,功夫还不到家,尚未突破。
掌法,最终一招,便是陆谦玉说的大罗慈悲手。
名曰掌法之名,其实不全是掌法。《拂云手》主要以掌法构成,包含了,抓、拳、腿功等等,大有一种,一掌打开去,攻击千万来的韵味。
浪流打的太快,陆谦玉来不及起手,暂时防御,而不攻,脚步连连后退,并不从容,脸上依然保持着一份轻松。
浪流抓紧了机会,攻势越来越猛,掌掌到位,次次到肉,脚下踏的是拂云手中的云浪步伐,这种步伐,讲究一个紧跟,几乎是贴着陆谦玉与之纠缠在一起。
终于在浪流第十次出手之后,陆谦玉逮到个出手的机会,柳条化锋,从左侧底下撩向浪流的双手。
浪流手臂抬起,抽身而去,躲开这一击,按捺心想,这一招,真够阴损的。
紧凑的节拍,稍稍一放松,便是陆谦玉进攻发威的时候。
陆谦玉一步踏去,垮了一丈远,来到浪流的面前,浪流惊讶于陆谦玉的速度有所长进,脚下踢出边扫腿,希望逼迫陆谦玉离开,岂料,陆谦玉手中的柳条,居然迎着他的腿而来,浪流不想硬碰硬,收腿而退,刚刚走了一步,陆谦玉的柳条便直刺过来,两者距离,不到一寸,陆谦玉倏然停下,再刺下去,浪流可能会受伤。
“你好像是输了。”陆谦玉淡笑。
“还没输呢。”浪流用手拨开陆谦玉的柳条,继续攻击。但是在这之后,他的攻击,次次慢了半拍,陆谦玉的柳条都能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挨上他的身体各处,又是十招之后,浪流撤了一步。
“不打了,不打了。”浪流挥挥手,不以为然的说道:“老子教训过的剑客,也不少了,就没见过,这么怪的招数,你这是什么套路?”
林杏在一边,旁观者清,眼睛始终离不开陆谦玉,倒是看出了一点门道,仅仅是一点门道而已,他不喜欢剑,甚至是杀人,这是所有医生的通病。
他见陆谦玉招数,随意凶猛,只能想到,毫不留情四个字。那不算是剑招,招式与招式之前,没有上下联系,分明是无招,杂耍。
一刺,一扫,一砍,一挥,每一个动作,不拖泥带水,简简单单,令人意外的是,如此简单的招数,却能以最刁钻的角度,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他们的死穴,他们的破绽。
攻击破绽势战斗双方首当其冲的要事,无论江湖走来了大大小小多少剑客,皆寻此道。
山中门派,绿林隐士,老师傅在指导门徒弟子的时候,在此观点上,无不重要论述:
破绽就是破敌,欲寻破敌,必寻破绽。
话说的容易,路走起来难,一流高手对决,双方皆在各自领域,登峰造极,哪有显而易见的破绽可寻?
换而言之,破绽到处皆是,须有破解之法。看见的猪跑,抓不到猪,难食其肉,就是这个道理。
习武之人,对自己的破绽,比对自己的武功还要了如指掌。对战之时,绝不将破绽露在明面上给人趁虚而入,哪怕是武林至尊,也得藏着掖着,小心翼翼。
陆谦玉攻击,便往对方软肋,屡试不爽。
他从猫与老鼠的战斗中,领悟中剑道关键,并不是剑,而是道。
以不变胜万变,以万变制不变,无不变,无有变。言简意赅,一句话。剑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动,则剑动,人不动,剑还在动。招式要灵活,灵活便不能有固定的剑招,将它当作小孩子打架就好,因为小孩子,从来不懂什么招数,他一准稀奇古怪的招式,招呼上去,但是陆谦玉,不是瞎招呼。
陆谦玉剑锋所指,往往是对手无法设防的部位,这些地方就是破绽,而这些破绽,不是对手人露出来的,而是陆谦玉迫使对手做出来的,并不主观存在,而是客观的事实。
林杏和浪流例子在先。
陆谦玉引导二人出手之后,将其套在自己的剑招之中,形成自我剑域,以自己的攻击,引导对手做出动作,便在动作之中,暗藏下一招,这一招,足以破敌。
此乃,万物有法则,攻其不备也。
为此,陆谦玉总结出了一套剑道真诀:
出剑时,手必展,可攻其手;
收剑时,身向后,可用剑刺;
跳跃时,腿必曲,可攻上身;
下落时,腿必直,可攻其腿;
侧身时,腰必空,可攻其腰;
转身时,背必现,可攻其背;
下蹲时,头必露,可斩其首;
起身时,肩必挺,可斩其肩;
黑暗时,耳必聪,可用噪音;
风雨时,眼必混,可用快剑;
光亮时,必有光,剑可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