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让火烧去。”
毛巾砸到曹化淳头上,朱弘昭双手负在背后看着神烈山上空的黑烟:“慢慢烧,现在救火没意义。对了,相府如何?”
“回禀君父,无碍。只是…少詹事黄道周遇难。”
朱弘昭皱眉,道:“可惜了,厚葬。”
黄道周是妥妥的东林二代,充军流放后在大赦中回京,作为左光斗的副手,协同编撰《大明史》。
转身来到皇册库廊檐下,抖抖袍袖朱弘昭落座,问:“孙河,你说朕躲在神烈山,怎么还有人,要与朕过不去?”
孙河双膝跪地:“臣不知乱臣贼子如何做想。”
“朕也不知,带着神策军团入京屯驻。抽一团精锐,暂归羽林卫管辖。”
说罢,朱弘昭摆摆手,孙河拱手告退,去一旁取诏令。
对于刺杀,朱弘昭只怕军队反叛,以及贴身人策划的毒杀。前者他担心打不过,后者是防不住。寻常刺杀,他相信自己可以从容应对。
今天的刺杀,他只觉得新奇,因为他不怕大火烧山。因为神烈山上的有冰窖、藏兵洞,也有信心一口气冲出火势范围。
愤怒之余,就觉得新奇,没想到有人连热气球刺
杀都能想得到。
“召三司堂官。”
说罢,朱弘昭闭目,心中思索这起事件的背后策划者。
总感觉,是将府方面在下手。
他的步子迈的太大,他的理想太过高洁。军方跟着他吃饱了肚皮,竭力跟着他跑,都很累。
他们已经吃饱了,只想慢悠悠安安稳稳的继续吃饱,不想再跑。不想拼命再跑,可能因为跑不快,而被他抛弃。
脑海中推演着一个个人的动机,秦家,还是杨家?
早已做好准备的三司堂官集体赶来,落座在皇册库外的平地上。
君臣相顾,久久无言。
谁都怕皇帝,户部尚书毕自严虽然屡屡顶撞皇帝,可他也怕,怕皇帝不讲规矩胡来。
在神烈山躲了一年多,已经够窝囊了,结果还有
人来刺杀…
一个个诅咒的同时,也做好了迎接雷霆暴雨的准备。
天色渐黑,始终无语,气氛越显得压抑。
反倒是袁可立,在这种气氛中松了一口气。皇帝若猝然兴雷霆之怒,会倒霉一帮人;若皇帝谁都不见,关起门来摇骰子,会死更多的人。
若是眼前这样,反倒是雷声大雨点小。
十里长堤外,孙海已经接手调来的一团神策军士,正调拨换防。从皇册库退出的禁军,由神策军士补上。
调神策军团一部入值大内,孙河当场就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他堂兄执掌宿卫已有七年,按理来说谁的人都可以来拱卫大内,唯独神策军士不可能。现在调神策一部入宫当值,继续加大孙海对宿卫的掌控力,说明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孙海也是毫不客气,神策军抵达后,立刻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