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致命一击中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35 字 9个月前

台城,真武道宫伏魔塔。

秦翼明已在雨中跪了一个白日,阴雨连绵今日也黑的早。

史可法踩着木钉雨鞋咯噔咯噔响着,登上伏魔塔,第五层。

“臣锦衣千户史可法,拜见君父,君父万康。”

朱弘昭盘坐着,背后空阔粉刷白白的墙壁上,两名女官一人提笔作画,一人提笔在左下角题诗。

“赐座。”

两名佩剑女官一袭素纱白袍,抬着小榻从屏风后绕出,摆好。

史可法对两名女官拱拱手,落座后双手搭在膝盖,头垂着。两耳翘起的乌纱两边各垂下一串缀饰五色宝石的吊坠,搭在史可法两耳鬓角。

拿起一枚炒黄豆送入口中,朱弘昭打量着平静的史可法,缓缓点头:“朕对刘侨甚有期望,可他陷身

其中屡屡因情面问题而自误,以为朕好糊弄。你是左公的学生,很多事情你知道,也不知道。党争害了无数人,你师左公,乃至你,还有刘侨,都是党争遗祸所害。”

“朕是敬佩左公为人的,因为党争也只能委屈左公。听闻左公身子骨硬朗,殿试之后国朝将要重修《国史》,并在《国史》基础上修一部《明史》。”

“君父,不妥!”

史可法抬头拱手:“臣以为《国史》可修,修《明史》不祥。”

“朕知道不祥,可看看历朝历代《二十三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简化的《国史》便是《明史》,刊行后将保证本朝面目遗存后世。同时《二十三史》重修新版,连并《明史》为国子监教材。这国史修撰人选朕已有了腹稿,而简化后的《明史》,就交给左公来办吧。务必详尽,可堪推敲。”

在朱弘昭的规划中,《大明史》则是流通天下的教材,而《国史》则是官方、官员学习的教材。

史可法心跳加速,这压根儿不是什么好差事,光《明史》两个字弄不好,就会让参与修撰的人倒八辈子霉。

本朝已有六年,文学上面的大动作太多,除了必须要修的神宗、光宗、哲宗三朝实录外,还有勘定东林恶迹的《三朝会典》。每一个皇帝在位都要重修国史,连并历朝实录作为官方资料。

而这一次的《国史》将会采用新的历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后,以最便捷的记载方式让世人研读。国史重修后的规模,足以甩出《永乐大典》十条街。毕竟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相当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参与到修国史的班子里,好处难以尽数;修明史,则是后患无穷。

史可法只能应下,他没资格代表左光斗拒绝,以左光斗的心性来说也不会拒绝。这是东林老人,唯一一次接触修史的机会,这是唯一一次能在皇帝许可下,给东林老一辈洗白的机会。

“朕对你也抱有期望,你兢兢业业竭力奉公,朕也看的着。西瀛那边田尔耕似乎取得了一场大胜,你启程去西瀛走一遭,堪合军功。”

“臣遵旨。”

史可法颤颤巍巍离去,朱弘昭站在窗边俯视,明晃晃灯辉下,雨丝泛着白。

甚至看到史可法绊了一跤,这几日时间史可法经历了太多的东西,压力大。

收回目光,看着湿透、打颤的秦翼明,朱弘昭道:“带他洗漱洗漱,换身干净衣裳来见朕。”

曹化淳身子一躬,轻步下楼。

朱弘昭感觉到一丝冷意双臂环抱,韩锦儿取来斗篷为他披上。

“锦儿,你说时至今日,为什么还有人要与朕对着干?”

韩锦儿抬目看一眼皇帝,柔声道:“奴婢不知,也想不明白这些人是如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