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哗然上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99 字 9个月前

当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姚希孟下班,和所有人京里的人一样急于知道两榜贡士排序。

在会试举行十天前,考官团队就住在了贡院,由法司、将府派人交叉封锁内外,一直到今日才撤了军、警。

后日放榜,今日考官团队就能自由。

别说他好奇,就连姚希孟的师尊刘一燝也好奇,师徒俩结伴来文震孟这里探究。毕竟人人背后都有乱七八糟的关系,也都关心各种子侄、朋友的子侄会试成绩。

几乎所有考官吃完赐宴后,回到家里都被客人堵死了家门口。

钱谦益那里如陈子龙一帮子人来询问,周延儒那里张溥、杨廷枢一帮子复社骨干来询问。

会试结束后,张溥这批人若没有考中的人,还需要再去劳改一年。

而温体仁比较主动,连家都不回,直接跑到方从哲那里去汇报。

他很清楚自己的未来,不像钱谦益是探花郎,周延儒、文震孟是状元郎,他就是一个二甲进士。在其他人面前这就是储相之资本,可他知道自己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是自己的师尊方从哲,是自己的小师弟阎应元。

姚希孟只比自己的舅舅文震孟小五六岁,十个月大就丧父,几乎与文震孟是一起长大一起接受教育。名为甥舅,实际上却是兄弟感情。而且这对甥舅,体貌足足有九分相似。

文府,刘一燝坐在上首。

别看周延儒这帮人是会试主考官,这次殿试主考官可不是他们,而是刘一燝与方从哲。

文震孟换了一袭便服素衣,坐在左首东边的位置上讲述着审卷指标。还是皇帝的那个意思,取寒门进士为主。

怎么判断考生是寒门出身或是豪门?

从文风上,可以先断定师承关系;然后根据行文气势推断执笔人的出身。

进士录取概率是三十分之一,虽然本科难度翻了一倍,但远远比考举人要简单轻松。

所以面对会试,豪门考生敢赌,敢卖弄词藻。他们求的是二甲以上的进士出身,也不怕考不中,因为他们不靠当官来过日子,他们等得起,也赌的起。

而寒门考生能考中举人就已经很困难了,面对会试这一关,他们赌不起,所以行文踏实,用字谨慎。不敢大包大揽,只求无错。

说的难听了,寒门考生参与会试,行文气势绝对不会过于出众,就胜在平稳。字里行间,透着草根特有的保本气息。

考官团队就是根据文风来断定考生背景,再根据不同背景才进行阅卷取舍。

所以吴伟业在行文踏实的同时有较高的文字卖弄能力,上去了;陈于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心写的,被钱谦益、周延儒认出来也就上去了。

至于刘若宰,完全就是在赌,他赌对了,改变文风躲过了考官团队的封杀。

“取文风平稳者,确系维国之策。”

刘一燝点评皇帝授意后的考官行为,并拔高一个高度,没去讲公平与否的问题。考生的公平是小公,适应国朝发展才是大公。

当然,没有考官会当面承认是皇帝授意,若这么说人人脸上都无光。学政体系是遮羞布,士林文坛最后的遮羞布。

所以为了不刺激这些人,朱弘昭才选出这次堪称华丽的考官团队,两个状元郎,两个探花郎钱谦益与陈子壮。

而法司体系的姚希孟不觉得这么选士有什么错,他们法司就喜欢踏实的人,他也喜欢踏实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踏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