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似是而非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21 字 9个月前

夜,神烈山花台。

朱弘昭披着薄薄素色披风,手里握着剪刀修剪着花台边缘几排白蜡树。

白蜡树耐盐碱生存能力强,本身又极具韧性,是军中长杆兵器的主要材料。不论是将门还是寻常军户,都会栽植一些以备军用。

一旁曹化淳捧着木盘,盛装着一叠折子,趋步赶来:“主子爷,今日各处的折子来了。”

将剪刀放到木盘上,韩锦儿端着铜盆上前,朱弘昭洗洗手,拿着毛巾擦手走向凉亭,韩锦儿嘟囔着嘴将水浇在树坑里。

凉亭前立着两盏石雕武士,武士伫立右臂拄着金瓜,金瓜如南瓜粉饰金漆雕空,六面玻璃罩着,内中明晃晃煤油火苗跳动。

八角凉亭内,朱弘昭拿起柱子上悬挂的温度计,挑挑眉道:“这东西销售如何?”

没来由的一句,曹化淳想了想道:“回主子,民间需求不大,倒是各处衙门所需极大。”

温度计是皇帝要求搞出来的东西,可下面人真不觉得

这东西有用。毕竟这就是一个测量温度的东西,又不能改变温度。不管能不能测量清楚,反正温度摆在面前你不想适应都不成。

努嘴,朱弘昭道:“这也正常,将这东西挣的钱拨回去,让他们研究更高的温度计。金属冶炼方面,温度的精确勘查极有意义。”

曹化淳不懂这些,点头应下记在心里。

现在各处官营、宫营钢铁厂已经到了发展瓶颈,不是场地不够也不是资源不够,而是能一线挑大梁的大匠不够。

毕竟现在冶炼行业支撑着一切,这东西对数量有要求,对质量也有要求。不像其他产业只要制好图纸就能在其他地方由一帮二把刀复制,金属冶炼尤其是稍微高端一点的东西,真的是出炉后才能确定东西能不能用。

这还是经验丰富的匠师把关弄出的结果,若让二把刀来弄,火炮、火铳、铁甲战舰、钟表等用料金属,真的是保证不了质量。

夜里神烈山上比较潮湿,凉亭里生着一炉木炭,咕嘟嘟煮着水。

朱弘昭翻看折子,是关于西域四省河水治理方案的,是个大方案。

瓦剌人火中取粟自投罗网,精锐覆没后元气大伤,余部多逃遁向西,也有的逃到了漠北外喀尔喀诸部。余下的有主动依附的,也有顽隅负抗的。

北庭省也随即设立,却也是一团糟。

面对整体缺水依靠绿洲、雪水生存的北庭,王化贞溜达一圈弄出了一个大方案。提议将向北流向罗刹国即罗斯国的那条主脉河水改流,让河水向南流淌。截取水流,长年累月下来足以更改西域整体的气候。

气候学也冒头不久,在王化贞的一系列配套大方案里,三句话不离本职,将整个国家区域的气候循环看作是一个人。要像治病那样治理西北干旱问题,比如将金山,也就是阿尔泰山下的金山河强行改流,增加西域四省整体藏水量。

然后禁止宁夏、秦北、河西走廊地区养羊,鼓励边民栽植树木、苜蓿,争取将秦凉晋地区恢复到唐宋之前的水准。

现在的西京与北京一样,八百里关中沃土就是一句笑话。干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降雨量下降,物产降低导致生活贫困。

毕竟设立了西京,以后皇帝、中枢迁到西京后,国朝就要面对北京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人口稠密的京都会极大

的侵吞周边地区的血液。血液不足就要从更远的地方运输,增加虚耗和负担。

只有彻底改变了西北气候问题,连锁反应下来,极有可能使得西京能自给自足,顺带保证北京方面的生产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