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战争扩大化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20 字 9个月前

侯洵环视一圈,见没人再开口,便说:“我部十日后拔营一事,既无异议那就如此定下了。今日要商谈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军械武备。宁夏、大宁三省戍军精于骑射,却不熟火器。故而,全军改编跳荡铁骑一事可能要荒废。”

“骑军用铳短小,射程不足。马上初习,人、马俱不能适应,白白糟践了骑铳、人马。故,经三司讨论勘议,左右两军携带步军长铳,骑乘行进,以下马作战为主。”

没人发表议论,这也是不得已的法子,骑铳仓储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八个团两万多号人的装备。只有步军长铳

有足够的储备,能满足装备需求的同时,还有盈余作为军中储备军械。

侯洵继续说:“三司的要求是,各部加强长铳训练。行军途中,每日宿营时要挤出一个小时进行队列、齐射、轮射操训。具体操训典章,会议散后军三司会发到各团各部。”

“这第二件事,是军饷方面的。军饷已在运输的路上,如今在河南,十日内就能运抵酒泉。按例出征将士多发一月恩赏,这是君父给将士们的恩赏不计入月饷。此外因出关作战,提前发放三月军饷,算上将士动员、集训的两月时间,就是半年军饷。”

说着,侯洵翻开册子看了详细数据,道:“一共是九十二万银币,要么发下去由将士贴身携带,要么由后勤司负责转交家属。具体如何办,下去与将士们说明白。该将士的卖命钱,君父从不吝啬,将府、后勤司,本官与刘将军也一文没拿。”

他心中感叹,宁夏军团的组建,花钱真的是如流水,军队武装算下去就不下二百万,凑过来的牛马车辆、粮食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就不下百万。再加上军饷,物资转用消耗,宁夏军团还没出关,皇帝就砸下来近五百万的银子。

军队远征是最花钱的,远征就等于一次搬家,什么东西带不齐这就是短板,弥补短板的办法就是拿命来填。

这么多的钱堆下来,会弄出什么样的军队,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从他流放开始,至今已快四年。他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他以前就是在蓟辽军事领域做事情,给辽军的军饷账面上很高,实际上每年也就砸六七百万过去。过去后上面人吃三成、五成,真正落到实处的也就三百多万。

三百万的钱,养着账面十万车骑大军,还有各省赴辽军,对比现在,就能明白当初的辽军有多渣。

三百万,现在连宁夏这个二线新建军团都养不了。

震惊于当今对军队砸钱之狠,更多的是一种悲哀,皇帝有这么多钱,也不是平白生出来的,来源途径不用再说。大义名分与武力集团抱成一团,其他什么东西都挡不住,只能被抢。

真是抢,掌握着资源分配权,还收税,民间资本与宫里资本、朝廷资本做竞争,吃亏实在是太大。成本上,渠道上,规模上,就差了一大截。甚至他没注意到的信息上,皇室资本与朝廷资本,也有着极高的优先权。

“这第三件事情,由钱监军来说。”

御马监少监,下派监军的钱大喜模样在水灵的宦官中

算是异类,方脸如炭烫,环视一圈:“咱家其实也无什么好说的,怎么打是诸位将军与长史的事情。咱呢,就跟着看看,将将士们的功勋一五一十的呈报主子爷。但是,有些事情咱也看不过去。比如军纪。”

“宁夏来的军士久服王化,懂规矩,知道在军里该怎么吃粮卖命。而另外两处的军士,勇悍归勇悍,但少了一分尊卑心思。故而,军纪一事也都抓紧了,咱家可不想回宫时,再跑到法司去喝茶。”

这也没办法,蒙古三省终究不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打下来的。尽管建奴被灭族,可震慑到的是蒙古高层贵族,下面的牧民却不知道建奴是哪个,只当是大朝廷剿灭的一个叛乱部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