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移桑固本策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45 字 9个月前

六月十八,朱弘昭一早在坤宁宫用餐,桌上摆着一沓折子。

这些都是今日按计划要讨论的提案,通过半月筛选,留下的半月选出三条大策,并上袁可立的兵役策,遗留的强铁策,就是国朝未来五年的根本大策。

撑着肚子,李秀娘给朱弘昭夹了一块肉:“二郎?”

抬碗接住,朱弘昭吃的飞快:“什么事?”

“是这样的,阿策也年岁不小了,看着这一科也考不上个正途。家里想着把婚事定了,定国公府有一女,就是不知可能求的来。”

说着,还目光狭促瞥着朱弘昭。

定国公一家子,就眼巴巴指望着册立皇后之后,选秀时通过传统勋戚路子把女儿送进宫来。尽管,那女子已经十七,相对来说超龄了三两岁。

“生个太子下来,咱赐阿策一个同进士身份,量别人也说不出个所以来。”

朱弘昭没接话,对徐家那女子,朱弘昭也见过,为了迎合他的口味,竟然也是个弓马娴熟的泼辣小娇娘。

“赐的进士,恐难以服众。”

一旁李幼娘没胃口,嘀咕一句。她对弟弟的婚事,真不关心。以李家现在的得宠情况来说,这个独苗苗不会缺女人。

朱弘昭也是摇头:“宋朝之时,进士就能赐。科举科举,考出可供国用的举人就是本意,进士是国朝蒙恩之举。惹恼了咱,停科不考,谁能说个什么?”

再说,本朝赐进士的事情在两年前就干过,蒙古那次赐了一批进士,朝鲜、日本也赐了一批。有些奇怪这姐妹俩怎么好端端提起李秀策,扭头看向李秀娘。

李秀娘有些脸红,犹犹豫豫:“二郎,你看能否通融通融,让阿策考一个进士。”

“通融?考?”

朱弘昭板着脸看了片刻李秀娘,看的她好生不自在,随即朱弘昭笑笑:“让他去方从哲那里潜心学习一阵,拿到了举人功名,再说进士的事情。”

李秀娘也知道方从哲的教育水准,连忙道谢。可她不关心朝政,也不知道朱弘昭的安排,怎么会知道浙党的后继领袖温体仁是南直隶乡试主考大宗师?

以温体仁善于投机以及一颗敢于投机乃至不要脸皮、节操的行径,朱弘昭相信温体仁会干什么事情。

其实,他现在已经感觉各处都挺会投机的,他伸出一

根稻草,这帮人就能大义凛然的为他解决问题。

将自由赐进士出身的权力要收回来,还要弥平这类‘幸进’进士所遭受的有色眼光。这是朱弘昭的目标之一,但大规模赐蒙古、朝鲜、日本进士是一回事,这关系到新附地区的稳固,朝堂、士林不会说什么。

这种事情可以办,给此前征辟、举荐出身的官员赐进士无异是一条拉拢人心的新路子。而征辟、举荐的路子不能丢下,今后这类以特殊才干入朝的官员,赐一个同进士身份,最能拉拢他们的忠臣。进士身份,是所有文人的梦想,也是走征辟路子官员的遗憾。

有些人考进士不是为了当官,纯粹就是为了荣誉,拿到进士身份后就回乡干自己的事情去了。文武进士都能赐,理论上一个人可以同时拿到两种进士。

比如说熊廷弼,早年走武举的路子,左右开弓是湖北武乡试第一即一省武解元;然后又潜心攻读弃武就文,又中万历二十五年乡试第一名,次年登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