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举国之大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45 字 9个月前

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竟然把钱谦益拉了进来。

钱谦益的风评真的很不好,士林威望再好也改变不了官场的评价。钱谦益的轻浮,是让所有人头疼的,说白了还是故意打压,谁都不想让一个有极高士林

清望的人站稳脚,否则振臂高呼又是一支很强的派系。

所以东林得意时,看不上钱谦益在野避战的行径,进行抹黑;非东林得意时,面对名声很大又很好捏的钱谦益,自然是第一时间下手。

以至于十几年下来,不断的积累,导致钱谦益背着轻浮的帽子,这帽子已经长到了头皮上,想摘都摘不掉。

钱谦益这是一个事情,另一个就是温体仁,谁不知温体仁是方从哲捧起来的浙党新领袖?

还有文震孟,虽然是天启二年的状元郎,按照皇帝重用天启二年进士的传统,提拔一下也是可以的,可也不能提的这么快。

毕竟这个人步入官场的时间短了些,尽管大明的官员看官龄资历不是中进士的时候,而是看中举的时间。中举既有做官的权力,已经属于官籍了。

这也是很多列传里,写某人为某年进士时,还要特意点出中举时间的原因,中举时间就是资历积攒的

开始。文震孟有三十年举人经历攒下的资历,可真没什么实际屡历,屡历难看。

其次,这个人与原东林交往甚密,若不是顶着天启二年状元郎的帽子,可能早就灰飞烟灭了。

最最后,就是周延儒。

汪文言不知道是真疯了还是假疯了,作为过去的朋友叶向高与袁可立看望过一回,也知道了周延儒的底细,难道皇帝就不知道?

现在好了,这一届的主考官团队直接影响的是未来三十年后的格局,这期考官团队能不能雄起,要看自己的机缘,还要看这批进士够不够强大。

主考官团队象征着十年后的派系,皇帝选中的不是东林遗子,就是与东林有染,干脆还蹦出一个原浙党领袖。

皇帝想干什么?

四个老头相顾无言,这绝对不是皇帝大气,而是一种警告或者是愤怒。

各人理解都不同,钟羽正认为这是将有资格的人

物打包安置了,腾出位置好来年给齐党嫡系让路,心中是一种期待。作为正统的齐地人,从龙功勋,又是寒门出身的钟羽正,很希望家乡的子弟能在朝堂上站稳脚。

叶向高感觉皇帝在向他表示愤怒,用如此明显的配置,展示愤怒。

他是万历中后期的独相,一段时间内内阁就他一个人,与眼前当国相没区别。东林与诸党的纷争,他这个独相,受到万历看重的独相没有直接向着皇室、大局进行干涉,是他的不作为,是一种对朝廷大局的辜负。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导致在老一批中立大臣之后,新一辈进士想要中立只有一条死路。事实摆在眼前,国朝此时中年阶层这个第二梯队里,几乎人人都有党争经历,再无几个孤立、守身严谨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