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明怎么能这样,竟然真的在救灾?
朱弘昭这个皇帝的信誉还是不错的,没必要对着他说谎。
即兴而来,败兴而归,就是近卫信寻的写照。
没错,朱弘昭也好,相府也罢,都做好了救灾的准备。
一切物资调动都是有数的,当世人能看得见,经得起后辈来查的!
的确有一个新拼凑的船帮在江苏太仓待命,要运输庞大的物资出海。
可出了海,自然也就失联了。
现在又是初夏,海上风暴卷过来,一起沉没也是情理之中…
东西的确会运出去,只不过目的地不是瀛洲,不
是远洋,琉球、九州航线,而是出海后转向走台湾、吕宋航线。
表面上赶时间冒风险走琉球,纯粹就是掩人耳目。
颜思齐所部南洋水师即将发动全面的梳理工作,要一口气将南洋各西夷的船队、大据点一举敲掉。
敲不掉也没关系,南洋西夷各据点已经感受到了大明的压力,各处兴修城堡或训练土著,而且吕宋岛上再次发生针对华人的屠杀排挤,颜思齐必须有所动作。
吕宋岛早年就发生过这类事情,由西夷背后鼓动,土民屠杀原来的各种老爷。当时万历皇帝没心思打,因为传统观念里,东南出海讨生计的人,都是叛民、逆民!
既然不喜欢要背弃朝廷,那你就在外面好自为之。所以万历年间吕宋岛上发生的大屠杀,也就那么沉没在历史文牍之中,不起波澜。
现在吕宋岛上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是大明要效仿
先例委任某个吕宋南渡遗民豪绅为吕宋总督,将吕宋要并入版图中,就爆发了这么一股风潮。
西夷各国在做准备,颜思齐要做的就是一锤下去打断西夷人的节奏,将西夷人的活动范围压缩。
等待装备宝船后,给宝船一个接受实战的机会,与西夷人船队交手的宝贵经验。宝船的对手在万里之外的西洋,只有做好万全准备后,朝廷才敢把宝船压出去。
朱弘昭此时根本不在意南洋即将发生的战事,他只在意瀛洲这边的事情能不能妥善的完成,做好后还不能背负骂名或留下污点之类的东西。
南洋决战即便失败,颜思齐全军覆没也没关系,以大明现在的经济活力,足以再堆出无数的船过去将西夷人堆死,用船只数量吓死!
大明浑厚的人口基数和物资,真开动征服的机器,只要红利能补过来,就能不断外扩!
西夷人最大的短板就是本国人口以及周围密密麻麻的敌国,外扩缺少血液储备,本土各种纠纷拖后腿
,所以很难完成征服世界的壮举。
然而,这个壮举在此时的大明来说,缺的只是时间去一步步去做罢了。说真的,连像样的对手都找不到一个!
如此形势下,朱弘昭关心个什么?只要控制好兵权,本土维稳才是根本,然后就能看到一步步扩大的疆域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