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斩蛇计划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82 字 9个月前

大明现在非常不平衡,商业旺盛,但就是粮食不够,救济这样的残疾孩童,有钱也没粮,硬挤出粮食,说的残酷一点也没有一点意义。尽管,对涉及到的生命具有极大的意义。

“此类钻营苟且残害国人之辈,当诛除。我欲提案相府,由法司、厂卫以犁庭扫穴之势,还百姓一个安宁。”

袁可立讲述着自己的一个预案,再次入相府,他应该有所表示。但因为财政问题,他的提案不能涉及到过重的钱粮支出;又考虑到他这一届要增发几种税,所以陈如松反应的问题,让袁可立选中。

只要他提议的这一刀狠狠砍在底层见不得光的那些杂碎身上,那将重新树立他的威严,有利于今后新税贯彻工作。

另一边,面对已经开始启动的斩蛇计划,朱弘林有些难以接受,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死再多的瀛洲土著,他也不会心疼。

可要换血,方法多了去,犯不着这样损人不利己。

看到斩蛇计划的目标,朱弘林心里就堵得慌,持续性损失太大了。

真的犯不着这样,只要持续给瀛洲增税,一步步压榨往死里逼,反一批杀一批,钝刀子割肉慢慢磨死,既不会太过影响朝廷的税收,也不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面对侍从司种种版本的斩蛇计划,朱弘昭选择的是一增一减损人不利己;确实有与朱弘林想法类似的初稿,也是一增一减却非常的利己。

细细听着朱弘林的建议,朱弘昭这个皇帝摇头:“考虑不周。兄长,瀛洲两省产金银,归入皇室也难以补充瀛洲两省驻军所支。再算上各类贸易利润,也凑不够。粮食补充内陆以稳定弹压粮价,既不是咱家里的,也不是相府的,是给了天下人。而种种商税,关税,却在相府手里。”

换言之,瀛洲两省固然极大的稳定了内陆缺粮危机以及相府的财政问题,可这一切是建立在皇帝、皇室流血的基础上。

征服瀛洲,皇室的确赚大了,可面对后续持续性的瀛洲军费支出,不早做反应,皇室也扛不住。开头第一票赚了,再握着只能亏。

很多问题,在敬天法祖的观念下,只有朱弘昭能干,后辈人只能遵从。他不解决这个让皇室财政流血的窟窿,以后没人可以解决。天下稳定社稷存延,最缺的还是钱,有钱粮,那一切都将不是问题。

所以长时间见效慢的提案,都让他给否决了,选择了这套损人不利己,能短期见效的提案。

“另一个原因,若待以后叛乱此起彼伏,这军功也会高涨起来,又该拿什么封赏将士?与其断断续续拖泥带水,不若快刀斩乱麻,一举荡清。”

说着歪头,隔着玻璃看外面树上雾凇,朱弘昭轻叹:“此事成后,瀛洲驻军减少,国朝也能移民千万前往瀛洲二省,这一增一减足以弥补所产生的损失。搁在西夷,这种法子叫做放血疗法,给人治病放血,给畜生治病也是放血,听说流行于西夷各国,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叶向高给袁可立做交代,朱弘昭也是再给辽王做交代嘱托。

他毫不怀疑很多人对他的仇恨以及动力,天启前车之鉴,他不得不多做准备。

可朱弘林始终觉得,这不是他的本性,固然这套放血疗法有弊也有利,可真的算不上上上策,连中策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