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名重臣的委任,程序上是非常繁琐,紧赶慢赶在中午前完成。
叶向高这位现任国相,袁可立这位明年年底接任的后备储相留下,在文渊阁用膳。
稍后,要将一些事情交代清楚,一些事情必须说明白。
文渊阁东楼里,朱弘昭揉着发僵的脸,啜一口茶静静等着,一旁入宫的辽王翻阅着瀛洲代号为‘斩蛇’的预案,已经开始执行的预案。
简直是丧心病狂,脸上有着淡淡抓痕的朱弘林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昨夜出宫后,他们两口子就打了一架。他媳妇儿,正牌的辽王妃昨夜差点气炸了,家里的财务辽王在西南路远不方便打理,外有辽相孟弘略,王府内中全靠她操持,攒下点家当不容易。
结果辽王花她挣来的钱一点都不心疼,几处低价租给给遂平的铺面都是闹市区域的顶好门面;让出去这些摇钱树也就罢了,偏偏还自作主张要掏钱砸到安陵修建工作。
按着皇帝的规划,安陵地宫所需的兵俑就是个吃钱的
无底洞。不是做出一个陶俑就能用的,稍稍一点瑕疵就只能一锤子砸了,砸钱多少谁都预算不了。
家里现钱都是可以生钱的东西,现在投资什么都是见得着的前景。这么好的机遇前,现钱真的是母的,可以源源不断生小的。
这笔现钱砸进去,后面的钱再砸,再多的家业也扛不住。
而且,她正是青春妙龄,朱弘林又偏偏喜好养生,视女色如刮骨猛虎,抵京一月半,该做的事情大约也就半月一回,她哪能不郁闷?积郁之下又无处宣泄,拿着这个口子吵了起来,然后就打了起来…
对于斩蛇计划,袁可立从儿子那里也有所耳闻,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包袱。
瀛洲目前安稳,每年给朝廷的税等于荒败的辽东四省,还有每年运到内陆的近一千万石粮食。对朝廷来说,瀛洲两省进项几乎是白来的,养军压力在皇室不在朝廷,可明面上压榨来的好处,似乎都在朝廷。
现在,斩蛇计划启动,军费必然暴增,这是皇帝在给自己找事情;朝廷虽然不需要花钱,可瀛洲预期两三年内一切供应内陆的物资、税收都会大幅度缩减。以前能收,现在收不到,就是损失。
一旦斩蛇计划启动,恢复瀛洲两省的生产,将是一代人的事情。说的直白了就是移民后的瀛洲两省,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对朝廷的补助是几乎可以忽略的,根本达不到眼前的地步。
一代人的时间积累下来,对朝廷而言损失的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这笔资源运输到内陆,又该能做多少事情?
现在就因为皇帝觉得有隐患,就要泯灭人性做这件事情,然后导致朝廷发展速度降低。有时候这一增一减,引发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局面,类似量变产生质变。故而斩蛇计划,简直可以说是无稽之谈,十分的荒唐,吃力不讨好,彻彻底底自断手足!
“骇人听闻。”
咬字极重,毫无疑问,袁可立持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