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印度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609 字 9个月前

可弄来的资料,让他觉得自己想错了,印度人是印度人,莫卧儿是莫卧儿,此时统治印度的是莫卧儿王朝。

整个莫卧儿王朝制度,让李邦华感到一丝恐惧,完整的暴秦动员体制,保留着蒙古野蛮而高效的战争体制,只需要得到一位能发动这些体制力量的君王,那如暴秦一般,或蒙古人昔日那样,足以打翻周边。

莫卧儿的官员分三十三级,凡为王朝提供军役服务的政府官员都有一个级别,即曼萨卜,而得到这个级别的官员称曼萨卜达尔,级别的高低以指挥多少骑兵区分,从最低“十夫长”到最高“万夫长”,七千夫长以上的官阶仅限于王室成员。

官阶实行终身制,儿子不能继承。每个级别的官阶都有一份固定的薪水,而实际上各级曼萨卜达尔被

分配相应的扎吉尔封地,以地税代替薪水。曼萨卜达尔实际提供的骑兵数目与其官阶应统辖的人数不一定相等。

曼萨卜达尔的任命、升迁与解职没有形成制度,而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志。把官员编入军籍,军政一体,对整顿吏治,实行动员有着较高效率。当然,叛乱时也是也精彩的,更容易失控。

土地军功政策,是很有动员能力的。

整个莫卧儿有三种土地制度,第一种是君主所有用来维持庞大的宫廷、亲军,占国土近半;其次土地就两种,一种是类似西夷、先秦时的土地分封制度,终身且世袭。

另一种则是类似于大明的公田制度,不给官员相应级别的俸禄,而是根据级别给与一定土地作为报酬,非终身更不可能世袭。作为代价,这些官员就要提供与级别相应的兵力。

这是莫卧儿王朝的运转核心,这个制度崩了,这个王朝也就该崩了。

这种制度掌控权在君主,是内部调节的自留地。若君主丧失对这些土地的控制,那就无法加封或解除这些土地的掌控者,即王朝的官员。无法掌控官员,这个王朝也崩了。

李邦华惊骇于这种为战争而设立的体制,许显纯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明显是西征蒙古后裔吸纳中西特长所做出的东西,为了战争而生。

国朝打掉安南后,要不要继续往南打?

两个人互看一眼,各有思虑,提笔向中枢汇报各自的见解。

朱弘昭还不知道,在孟加拉驻留的船队带来了印度最新的信息时,也有有心人通过船员的自豪卖弄,将他设成了榜样。

这个人,就是莫卧儿被流放的王子,二十四岁的沙贾汗。

这位,正努力学习汉语,想要更加直管的领会汉字的奥妙。甚至不惜作为水手苦力,在港口为船队做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