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问责(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75 字 9个月前

从朱弘昭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就因为宗室身份的原因,要密切的与有司衙门打交道。前世又有个当公务猿的哥哥,所以他很清楚,自古当官的还是当吏的,乃至是给衙门里老爷看大门的,都有一个遮掩不住的缺点,那就是懒惰。

民不举官不究,这是普遍的国人文化理念,说到底还是官员懒惰,消极任事,才产生了这种理念。若无必要则睁只眼闭只眼,和和气气稀里糊涂混日子就成了,有了麻烦就喜欢一刀切,怎么简单怎么来。

当官和发家致富成了近义词,一切都很简单摆在面前。当官为的就是发财,发财说的有些庸俗了,应该说是当了官就能掌握更多的资源,钱只是片面的,是资源的代表。

朱弘昭也是懒惰的人,他知道自己懒惰意味着什么。可他就是想多抽出点时间,免得累死在工作上,想多花点时间陪家人,也想活的更长。再说宫里那么

多女人,也是需要他来安慰的。

所以三司制度从上到下贯彻,不断完善职权、责任体系,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给过滤掉,出了事情按着体系追究责任就好,他把握住大局和要命的枪杆子问题就好。

富人的良心不能期待,当官的责任心也不能期待,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督促者,让朝廷运转体系稳稳当当,不要掉链子就好。

处理完积攒的折子,与侍从司三班成员一起吃着宵夜,也就一碗馄饨,没别的。

他这个皇帝虽然没有行政上强制搞节俭,可以身作则,对奢侈品行业的影响也是极大的。皇宫,是天下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地,他生活简单,宫里人也不敢铺张,导致国朝奢侈品行业并没有跟着不断上涨的经济而攀升,反倒有萎靡症状。

最有名就是翡翠,现在的翡翠还不是专指玉石,而是翠鸟身上最鲜艳的那几根毛,有钱难买一点翠。这东西基本上用在贵妇之间,用来装饰头发。整个宫

里没人用,下面又有几个敢用?

现在的奢侈品,有些东西超乎朱弘昭的想象。

比如南巡抵达南京时,云南的滇国公沐家就送来一样东西做贺礼,是三张象牙编织,如同竹篾凉席一样的东西,根本就想不明白象牙竟然能削成蔑子,还编出凉席。耗费的成本、匠师的手艺,所蕴含的价值,让朱弘昭骇然。

他猜测,如果不是‘四’不好听,可能沐家会送来四张象牙席。

物件这类奢侈品价格再高也是长时间保存的东西,国朝消耗最大的奢侈品还在吃的上面,吃一顿就没了,是持续消耗。宰掉几百只乌鸡取舌头做菜等等,让他根本想不明白这有什么意义?

吃的东西,在他看来吃的太古怪,是寻死。五谷杂粮他能吃,山珍海味就是吃不下。

所以,奢侈品行业被打击的很惨。

饭后,朱弘昭道:“国朝最大的民营玻璃厂,是接了兵部研制玻璃子弹的,袁卿,你没有什么要说的

?”

武英殿内,静的可以听到各自的呼吸声,毒药的事情就是子弹的事情,这是一条线,皇帝现在要揪这条线,袁家首当其冲。

袁枢起身出列,拱手:“臣问心无愧。”

朱弘昭俯视,声音清冷:“有的人做违法的事情,也是问心无愧。”

安邦彦死的太是时候了,基本上是到了该死的时候就死了。以前政治斗争还有底线,识相退出也不会被死缠烂打牵连子弟,更没有政治刺杀这种无比恶劣的风气。

现在政局高压,人人神经绷得紧紧,手段也暴虐起来,少了人情味儿。刺杀事件,绝对是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