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灾星与花税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67 字 9个月前

这批人被莫名其妙搞掉,与风月、教坊司有关的产业都落到了宝卷手里。以后砍到教坊司的这一刀,实际上是砍到宝卷身上。

天下有四处有名的销金窟,首推南京十里秦淮,其次是杭州,之后是北方京师一处与张家湾一处,最后是扬州这个瘦马集中培训大基地。

南巡以来,北方的姐妹向南方跑,衰败的很快。扬州那边直接被朝廷抄了,铲除了所有风尘女子心中的噩梦之

地扬州集团。所以眼前秦淮这个销金窟不仅因为南巡而正常扩大,兼并北方、扬州的资源,还有杭州涌过来的资源,可以说是隆盛到了极点。

这里每日金钱流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全握在宝卷手里。

按照律令来说,应该由教坊司来兼管才对。可律令规矩真那么有用,还要朝廷做什么?

整合了无比庞大的资源后,宝卷可以说是真正垄断了一个行业。

有点门路的谁不知道,宝卷的就是皇帝的。现在崔呈秀砍过来的这一刀,流血的还是皇帝。皇室的财产重新纳入税制体系,不少收益可就变成了相府的钱,而不是皇室的小金库。

这种自己割自己肉的事情,让寇家疑惑不解。就是想问问宝卷她们该怎么做?若是宝卷(皇帝)不反对,她们就配合相府做厘清准备,若是宝卷反对,她们就诉苦,给相府添麻烦。

秦淮的舆论威力很大,又最能搏人同情,背后站着宝卷以及皇帝,她们有底气和相府瞎胡闹,把事情拖下去。

对于皇帝、辽王,秦淮上的风评一向很好,辽王认可她们的才华,提出女子可以做官的最初说法;而皇帝又在

御前会议上提出一个让天下女子心动的设想,女进士,女相国。

对于南京此时议论纷纷的各种天灾,这个话题秦淮人并不关心,她们本身就是大灾大难走过来的,似乎没有什么灾难能让她们揪心、感兴趣。

她们现在最关心的,还是以后秦淮、这个行业的定义,以及天下女子的未来出路。

“朝廷此时重法纪,但更重功绩。地方官员、有司衙门不仅仅要抚民一方,还要开辟税源,增加生产。说的通俗,哪个衙门或者哪个人,给朝廷收来的钱多,谁的功绩就大。”

宝卷缓缓说着大势:“教坊司由九品提升七品,就是一个好头。等崔呈秀的提议施行后,教坊司一年赋税可比一个省。妹妹可以想想,到时候教坊司该是几品衙门?”

一个省的布政使司主官左布政使可是从二品大员,三品以上可都是了不得品级。整个国朝两亿人,也不见得能有五百。

“想要在朝廷占据一席之地,就要拿出该有的份量,这赋税就是份量。谁交给朝廷的税多,谁的地位就高。这是眼前的规矩,以后教坊司的地位高低,便取决于崔呈秀的厘清花税一事。”

“这个规矩,就是他也要遵从。舍了这笔钱,为我等谋一条出路,有个可依靠的衙门。故而,司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姐姐这里自会配合,给天下姐妹争一个席位来。”

宝卷说着,也是感慨颇深,作为前辈她很清楚这一行业彻底掌控后,会有多大的收益。皇帝放弃这么一大笔钱,这可是年年都有的大收益,着实需要一番毅力。

花税这种钱从开始就为的是军用,她看来这笔钱继续收到内帑做军资也是正常的。可重新厘清花税,将会转入相府,这笔钱的通途将是建设。

换言之,她们的辛苦钱用到了天下这个宏伟概念里,损失的只是皇帝那里,获得补充的是相府,她们也会获得该有的权益。

皇帝做出的牺牲,为的是她们,也是为了她。其实,朱弘昭只想从这方面切入,提高女子地位,进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