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入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78 字 9个月前

下午,南京北江口两岸密密麻麻,都是撑着伞的士绅、官员、百姓。

雨幕中,凤仪门大街口,陈策一袭金甲,披风、戎袍俱已湿透,头上带着猛虎立顶高尖六瓣战盔,盼望着。

预期中计划的礼炮、庞大的声乐班子都让朱弘昭取消了,他可不想让炮声将自家小崽子震死或吓死。

顶着细雨,朱弘昭下船登马,身后侍从司成员悉数上马,簇拥着皇帝。

“这就是南京?”

驻马,朱弘昭看着若隐若现的人海,看着东边葱葱郁郁,旌旗林立的狮子山。

赶赴西南时,他路过这里,稍稍停留的机会都不给他,下船都不许。南京就是如此的重要,对于天下人心有着一种号召,当时谁都怕他挥兵占据南京。

说是所部大军在南京换装,当时南京提供的武备提前运到武汉,根本不给他驻留南京的一点机会。

可现在,他终于踏到这南京城墙前。

这是他第一次来南京,这里的仇恨流淌在他血液里,至死方休。

面容肃穆,雨水从高尖战盔大檐上滑落,他的目光扫过一名名浑身湿透,站的挺直的军士,他们的脊梁才是民族的脊梁。

左手牵着马缰,他右手按在悬在腰后的刀柄,目光与一名名军士做着接触,一片片赤诚的目光,让他心中一片安宁。

国家要割烂肉烂疮,要抵御外辱,只能靠这把刀子。

一路向南,凤仪门大街口,陈策领着青州军团大小将佐三百余人仰头看着,静静等着。

走近了,陈策忍不住出列上前,跪倒在青石地面上:“臣陈策,恭迎主子回宫!”

勒马,朱弘昭眨眨眼睛:“阿策,起来,抬头,让咱看看。”

“哎!”

陈策起身,解开盔带怀里抱着头盔,仰头看着朱弘昭,鼻子酸酸。

不再是那个十七岁青涩的少年,摆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容沉毅,留着淡淡八字须的英武青年。

哈一口气,朱弘昭仰头眨着眼睛,雨丝拂面:“苦了阿策,牵马,咱回家。”

“为公子,算不得苦。南京什么都好,就是怀念以前

的老弟兄,也挂念公子。”

陈策仰着头,嘴角咧着一口白牙,眼角淌着泪水。

在南京,他太憋屈了,有什么话都不敢说,整日睡在军营里,常常夜夜惊醒。若是在塞外苦寒之地也就罢了,守着秦淮、拒绝种种邀请,他的日子才更显得幸苦。

“我也挂念呀,王克奴他们会定期入南京轮番戍卫,到时候慢慢再聚,一个都少不了。”

陈策点着头,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提着头盔,吸吸鼻子在前牵着。

迎接皇帝车驾的事情全由青州军团负责,一路送到长安西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