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秦淮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82 字 9个月前

天色启明,处处炊烟,军鼓盖过琴瑟。

陈子龙悠然而醒,不见了陈宽,出了船舱伸着懒腰,见花船与另一艘花船并行紧挨着,甲板上一众早起的名妓谈着昨夜经历,或者来说很多都是熬夜至今,天色不大亮是不会入眠的。

陈子龙揉着脸,上前口呼诸位姐姐。能混到有花船这一层次,这些名妓岁数最小也在十七,大一点的接近二十。

秦淮之上竞争激烈,寻常都是十三岁出道,十七八退休。下半辈子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取决于这三四年之间。

扬州地区养瘦马成风,这地方多美女不仅是因为水土养人,更因为各地人贩子会将资质出众的女童运到扬州出手。美女资源是聚集、囤积而来的,就如同后世湘女质量突增,是因为湘军抢了南京周围女子的原因,抢起来可不是一个两个。

曾国藩曾剃头,学着戚继光的兵法发家,所部军纪重在战时,平时就呵呵了。

我大清说来可笑,后期的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都是乡勇团练性质,不是正规军,不是绿营编制。

整个大清对外战争,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全国总动员,对总动员产生后果的恐惧,超过对西洋人的。

很简单的道理,他们怕汉人掌握军权。后来不得不近代化,练出来的新军直接埋葬了他们。从那之后,看看北洋时期、军阀混战时期的动员能力,拉出来的兵不要太多。

还是说瘦马这个行业,挑选俊秀的女童养着,根据资质进行相关教育。一般分为三等,最上等的女童教授歌舞诗词,种种上得了厅堂的技艺。她们的去处也是最激烈的,要么出山前卖给士绅,成为士绅、官员交际的一种义妹、义女用来拉近彼此关系。这一批人的命运是最好,最安稳的。

当然,往外卖的最佳年纪是十三岁,过了十四岁

行情就会变差。卖不出去,就卖到秦淮各歌楼。

当然,人是会长裂的,同一批受同等教育的,若是长残了,也是去秦淮。前者可以得到各歌楼的鼓吹,经营其形象。

这是个看脸的世道,长残的这批只能成为寻常,以后生活只能靠自己打拼,无法得到太多资源扶持。

当然,时机合适很多非常优异的少女被士绅买走,顶替自己的女儿,参加皇室选秀。或者挂着良家女的名声,由宗人府随意牵红线送到宗室那里。用一个‘漂亮’的女儿,绑架一个优秀的女婿,或者抬高门第,不亏。

按照现在的行情,扬州明面上成交价钱最高的是九百五十两,寻常绝色少女也就撑死五百两。不要觉得低,很多人也觉得这个价钱太高了。要知道,同时期刊行的《金瓶梅》主角之一的潘金莲,价钱也才十两。王家屏写这本书,必然有原型人物。

唔,或许‘潘金莲’有足够的资质,却没经历过成系统的培养,卖给武大时又是二手,所以价值与相

貌相差极大。

针对瘦马的培育,以及秦淮体系,可以想想某棒子国的美腿时代,其实都是一样的运营体系。

除了顶尖这一批外,中等的教授歌舞、礼仪规矩,是给士绅们培养的。同理,十四岁前卖不出去,也会卖到秦淮。

最后一批属于不赚钱的,多由官营教坊司来做,教授这些女子算账、烹饪、女红等等居家主妇必备技能,提供给民间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