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相府一直在酝酿着,抵达山东齐王府后,就是个好时机。这件事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政绩,却能捞到不少荣誉。比如史继偕最在意的三公三师三孤三少十二种加官。
“入土为安,朕不愿意惊扰先灵。故而,修建时要多加注意。代州振武卫设置一个守陵千户所,满编。负责看护诸陵,永不纳税,归神宫监隶属。”
大明二十四监排名第一的还不是司礼监,而是神宫监,这是负责祖先事情的机构。
朱弘昭沉吟,缓缓说:“乐安千户所改为安陵卫,为我父守陵,待遇参照孝陵卫。另,安陵卫组建安陵营,归齐王府长史司调度,驻扎山东。还有乐安县,改名安陵县。其他的,诸公衡量裁之。”
其他的提议他不方便处置,比如废除湖北承天府,这是嘉靖登基后设立,规格制度等同于顺天府、应天府。
按照嘉靖的这个先例,代州或齐州,也可以设立一个等同于顺天府的地方衙门。朱弘昭不是嫌麻烦,而是设立后地方上政务不好搞。比如湖北,有一个湖北巡抚就够了,可偏偏还要再弄一个承天巡抚。
地方上两个巡抚紧挨着,谁大谁小?承天府仗着是龙兴之地,士绅腰杆子直的向后歪,不好治理。
而且…相府也有提议,提议改齐州为奉天府,朱弘昭不喜欢,就没提。相府想怎么做,随他们。
最后就是不成文的加官,相府为皇帝的家事出力气,功劳大抵上比拥立小一些,毕竟关乎法统。这种加官也让
相府自己衡量去,自己想要什么加官就提,到时候批准就是。反正三孤、三师这类加官十二个,都是荣誉性的,也无关紧要。
这种因为皇室事情加官的例子不少,如为皇帝主婚或当媒人,当皇帝的老师,给太子当媒人、老师,乃至是给皇帝做身后事。
例如给天启商量谥号的那一帮人,顶着朱弘昭硬是给天启一个‘哲’谥号,没有按着朱弘昭的意思给‘恭’。质问起来一个个振振有词,新皇的皇位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哪需要先皇恭谦相让?
出了齐王府承天殿,朱弘昭抬手接过曹化淳递来的密折。
南一千二百里外,正进行着一场水战。
整个江阴以东的宽阔江面上,火船计划失败,因为迟了一步,封不住河口。
长江入海口这一片非常的宽阔,宽二十里有余。
小公爷徐文爵所在大船上悬挂‘天诛文贼’四字大纛,领着南下船队横冲直撞,并征调漕运空船加入攻击序列,撞击着一艘艘向北岸航行的船只。
一艘艘船上,早有准备南京子弟手持长竹,敲打着复社船只。
北岸南通州运盐河河口,盐运司封锁河道检查盐船,禁制通行。强闯以盐枭论处,立绞。
十二岁的孙世瑞混在人堆里,拿着竹木敲打复社靠岸船只,更有一颗颗燃烧的草球砸到船只上,驱赶这些船只。
船上士子拿着剑根本挤不上去,合适的登陆地带到处都有人抵抗,漕运兵丁脱了坎肩号衣,赤着膀子加入战斗序列,弥补小公爷人手不足的问题。
“撞沉它!”
抚宁侯朱国弼生怕事情做的不够血腥,对着家将大吼,指着前方一艘伤痕累累的复社大船。
他与东林关系不错,属于东林背后的资助人,若不是祖先功劳够大,早让皇帝给洗了。现在,正是缴纳投名状的大好时候!
死别人,总比死自己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