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是大消息,使者把消息报给老奴,人直接被老奴砍了,而老奴直接苍老了十岁,彻底的没了心气神。
和熊延弼过手的这段时间,他真的很累,完全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盖州战场此时勉强维持的平衡,紧紧是勉强维持而已。
代善的两红旗和阿敏的镶蓝旗被明军围困在盖州卫城,明军包围盖州卫城,而老奴的两黄旗、镶白旗像钉子一样钉在明军重重营垒外,与城中三旗兵马互为犄角。
明军有海路支援的粮秣,火炮阵地相互掩护,步军营地环绕炮兵车营,根本不打,而是一力坚守。
明军耗得起,他的八旗军可耗不起!
城中代善三旗粮秣将绝,他的随军粮草也快枯竭,没有后方给他运输粮草,他也无法分军收缴附近的粮食。
他已经没有了后方,不能一举荡灭熊延弼进而威慑明
军,他和他的八旗军就全完了。
断尾求生或许可以,舍弃城中三旗将士不要,放弃他的二儿子不要,他还是可以撤离的。可一旦这么做了,他的家族将会失去四十余年积攒的名望,八旗的人心也将彻底崩解。
每日看着一车车的粮秣、火炮、炮弹、箭矢运向明军的炮兵营地,他知道明军在储备军械,尤其是西南将士正在逐步适应水土,积蓄着力量,休养好了会挥出必杀一拳。
老奴根本不敢让明军安心休整,每夜都要发动夜袭,有真夜袭,也有虚张声势,真真假假混合,意图借此消耗明军的锐气,让他们无法正常休整。
似乎见效了,前两天明军还会在白日里对盖州卫城发动炮击,现在明军也没啥动作。
就这么,老奴又成功拖了一天,他不知道自己能拖到什么时候,可他实在是没办法。
打又打不过,僵持又缺少粮食,现在后方屁股都被宣大军给抄了,他还能退到哪里去?
他绝望了,再次书写降书,准备请降。
他实在是看不懂熊延弼的套路,此时明军的战法根本不符合熊蛮子的风格。
盖州卫城,只要火炮轰出一个缺口,士气低落、缺衣断粮的三旗兵马直接完了。解除这个后患后,明军再调转炮口来打他,很简单滑顺的战略进度规划,可明军偏偏没有这么做!
稍稍懂点军事的人,都会去将盖州卫城给拔了,可熊延弼没有这么做。
而渴望军功的明军将士的情绪非常稳定,似乎能安心的一直等下去。
西南军的主力的彝人部队,只要耗下去对朱弘昭有好处,他们就能耐着心熬下去。建奴是渔猎民族有耐心毅力,彝人也不差。
彝人部队也被称作狼兵,狼兵不仅仅是能打敢打那么简单,毅力、耐力都是很顽强的。
九月十五,天气又冷了一分。
朱弘昭派遣的使者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盖州战场,而辽军五营兵马也先后出现在盖州正北方向。
也在这一天,沈阳城破的捷报发到京师。
而与朝鲜及朝鲜雇佣而来的日本浪人部队作战的黄台吉也知道了辽沈丢失的军情,老奴命他率军赶赴盖州参战的命令也来了。
在他踌躇之际,李永芳带了一个人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