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翰林院啥事都不管专心攻读史籍写史的探花都敢下手,还有什么你老魏不敢做的?难道要彻底得罪那帮翰林,让他们的笔杆子戳着脊梁骨骂么?
成为监国后,朱弘昭个人寝宫搬到乾清宫西边的养心殿,也在这里办公。军机处的事情交给了史继偕,这个老头办事真的很体贴。怪不得万历那么痛恨文官,却不顾史继偕的十二道请辞硬是要留着这个家伙。
田尔耕掌握的锦衣卫情报系统已经被剥夺出来,被朱弘昭交给阎应元暂时代理。
初五黄昏,朱弘昭收到了东路的密函和一包土豆以及三斗麻豆,也就是花生,是初二发的。
土豆洗的干干净净,朱弘昭拿着密函看着,喜不释手,提着土豆去找张嫣。
坤宁宫,此时的张嫣走路都不敢走,静静躺在床榻上,一名女官捧着一卷翻译的西方神话轻声朗诵。
提着土豆进来,朱弘昭看到十余名勋戚内室就在殿内守着,这些人一批换一批,为的就是保住张嫣肚里的孩子…
“皇嫂,看看臣弟带什么来了!”
朱弘昭来到床榻边,扬着手里白布袋,坐在曹少钦搬来的椅子上,抖抖袖子露出手腕取出一枚拳头大的土豆。
张嫣扭头,神情慵懒:“这是什么?”
“西夷人传来的作物,他们现在并不重视这宝贝,徐侍郎的《农政全书》里记载了,但无人重视。”
朱弘昭示意随侍女官将炭盆搬来,放了几个土豆上去,握着铁钎推着木炭裹好土豆,眼角含笑道:“三年前,神祖时期的山阴王阁老侄孙王敦盛从国子监
退学,带来一卷徐大人的手稿。臣弟见徐大人十分推崇此物,就差人从福建买了几千斤回东路耕种。去年耕种十亩,产出的种子足够今年百顷土地做种,今年百顷土地产了这个数!”
朱弘昭伸出三根指头,压低声音道:“边塞贫瘠土地上,竟然亩产三石,足足收获三万两千石。若土地肥沃,估计能亩产五六石!”
张嫣杏眸微微圆睁,惊诧道:“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