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得山海者得天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81 字 9个月前

至于京畿班军、三千营,是文武各一人坐镇提督,还有宦官监军。其中武臣勋戚居多,但纯粹武臣也不少,这些人更喜欢正德皇帝的子嗣继位。而老魏选择听从齐王的安排,那京营里的监军,自然而然会倒

向齐王。

至于蓟镇四万人马,没有军机处调令谁敢动?谁敢动,只要猝然间打不破京师,早晚会被赶来的边军给吃的渣都不剩。

北京城,只要军力粮秣足够,完全就是一个平地要塞!

皇位接替时,名义与军队实力就是硬通货。否则那些朝臣,也不会这么容易妥协。一来他们没有反抗的理由,二来正德遗诏他们又不敢看,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寝殿内,张嫣安静躺在床榻上,手里握着一本《宋史》。李秀娘在一旁握着张嫣的手,神情透着悲哀。

京中形势在她看来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信王不在京,所有朝臣失去了一杆大旗。而她的男人,最擅长的不是杀人,而是合纵拉拢。她相信,天启皇帝大行后,她们姐妹中的一个会成为新的皇后,将会母仪天下。

张嫣孤苦无依的遭遇,让她害怕。天启因为晋商的事情遇刺,而她的男人手段肯定比天启还要激烈,谁能保证将来也不会遇刺?

听到那独特的脚步声,假寐的张嫣睁眼,扭头去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问:“朝臣那里如何?”

“都稳定了,皇兄把能给臣弟的东西都给臣弟了。皇嫂安心休养,将来臣弟会打下一个万万里江山。皇兄子嗣,各授千里国土。”

缓缓摇着头,张嫣道:“密诏半月前我就看到了,只是没想到…算了,天下是你们朱家的天下。只望你缓行缓图,有些事情激进不得。当年郑贵妃与福王分别十余年,度日如年。若范慧妃生子,你择土授予,至于我腹中孩儿,还望你怜悯,莫使母子天各一方。”

“只要皇嫂能安然,臣弟以天津相封。”

张嫣目光上下打量坐在床榻边的朱弘昭,摇摇头道:“你还是不懂,我只愿这个孩子平安成长,无忧无虑。再说,是男是女尚未不知,希望是个女儿。”

探手按在李秀娘与张嫣手上,朱弘昭紧紧握着:“成,怎么都依皇嫂。以后这宫里的事情,就由皇嫂管着。只望皇室子嗣繁盛,你我诸人安康。”

张嫣微微颔首,嘱咐道:“宫里老魏也非一手遮天,近来饮食多留心。琼华宫,也非密不透风。你若不幸,则天下大乱。”

张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朱弘昭的堂兄朱弘楚就在山海关驻守,还有一个庶兄朱弘林,甚至关键时刻朱弘昭的义子朱青雀也会是齐王系的起兵招牌。

现在朱弘昭有继位的名分和天启的密诏,一旦朱弘昭遇害,孙传庭绝对会发疯。山海关一带布防的四万山东赴辽军,将会直扑京城。

轻轻点头,朱弘昭望着张嫣很想说些心里话,可坤宁宫已被层层保护,勋戚女眷十余人在侧,殿外守卫兵马一点不比乾清宫来的少,他不可能让这些人出去。

而此时的山海关,山东赴辽军已经开始调动,不是去辽镇,也不是去京都,而是严密布防。

山海关三层关楼上,孙传庭双臂负在背后,目光东向看着一片漆黑,他手里紧握着好友张凤翼的密信。张凤翼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此时辽镇的三名兵备道员之一。

张凤翼是代州人,是孙传庭的好友,也是齐壮王朱以溯的半个同门师兄。他一直没有和孙传庭联系,深深扎在辽军体系内,甚至连朱弘昭都不知自己有这么一个师叔。

马蹄声渐近,漆黑仅有点点明灯的山海关关城上,女墙背后伏着密密麻麻的登莱军,关城四周的戍堡炮台,一片漆黑中已调好炮位。

孙传庭不知道辽军为什么会突然派八千骑兵走山海关,而张凤翼的书信中语焉不详,让孙传庭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无论如何,就是不能使辽军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