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正德遗诏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91 字 9个月前

秋雨冲刷着酷夏积攒的暑燥气,十二重承天台,朱弘昭站在第七重看着雨幕,什么都看不清,就像他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一样。

新的五德学说,他酝酿了很久,今日借着榨果汁酿酒的机会和天启说了,他在等天启的决断。

北线战场出乎朱弘昭也出乎军机处的预料,谁都没有预料到,蒙古会堕落到这种地步,连硬仗都不敢打。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给宣大输血后,那里的卫所军会爆发出如此骇人的战斗力。

或许,这才是正常的战斗力,以前的卫所军、边兵只是被饿坏了,饿的连叫唤的力气都没有。一千万两银子砸下去,朝廷全面运转没有内耗,补足了一切短板,这让和明军比烂的北鞑东虏,甚至是朝堂之上,都产生了茫然。

只是一方茫然后大喜喜出望外,另一方茫然无知伴随着无力。

北线战场拖着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抄了晋商后就会灭掉林丹汗的入塞大军。然后呢?引蛇出洞之计也废了,辽镇只能平推硬攻过去。

战争的胜利太轻松,这让朱弘昭的压力非常的大。赢

得轻松,朝中官员和天启只会将功劳记在朝廷运转之上,而不会重视前线军队,自然也不会重视军机处,也不会重视他这个齐王。

谁都知道,此次朝中各党摒弃杂念私仇一心为公,才使得政令通常上下一心。可人总喜欢把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会忽视边军的战斗力。

在他们看来,边军爆发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原因就是军饷发到位,将士们必然会忠于王事。他们会一如既往的忽视边兵,觉得用的时候大家一起再合作一次,喂饱边军,一切边患都会消弭。

以前纯粹是让马儿跑不给马儿草,现在顶多变成养狗的方式,用的时候给东西,不用的时候一边儿饿肚子去!

这帮人的尿性就是如此,那么后果呢?不难想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兵的一茬又一茬,而将领还是那些将领,他们饿惯了无所谓,但吃饱一次还想再老老实实挨饿?

根本就是做梦!这些领兵的只会寒心,寒心之后做出什么非主流的事情也别怪他们。

他们怎么养兵与朱弘昭没关系,可就怕他们发现舍得花银子,驱使兵将就像使唤犬马一样,到时候朱弘昭必然会倒霉!

以前这帮人只会傻乎乎和当兵的讲国家大义朝廷法度,根本不会去拿银子收买兵将。现在好了,一旦知道兵将的小辫子,他们就会来和齐王抢兵权。

比钱,朱弘昭根本比不过官员身后的大地主大商人,所以他要和天启摊牌。他十分担心天启和官员联合起来,用银弹攻势将他的羽翼冲击的支离破碎。

他的核心军事力量是齐王府三卫,外围力量是宣大边兵、登莱卫所军以及所有人都忽视的西南赴辽军。

宣大军和登莱军相互牵制,谁也不敢率先背离朱弘昭。而这两者的存在,又镇压了西南赴辽军,让赴辽军内的钉子不敢胡思乱想。

只要天启或官员们挥洒银弹,宣大军这条他的右腿,登莱军这条左腿,只要一个不听使唤,另一条立刻就会离他而去。至于两条外挂带来的西南赴辽军,自然也会离散。

这就是朝廷大义的厉害之处,朱弘昭没有名正言顺的绝对名义掌握这些军队,只要一道圣旨和大量的银子,他的部队就散了,失去了部队支持他想要自保都是难事。

所以要在天启还没想到那一茬之前用五德说镇住他,告诉他自己掌握了大势,大势就是人心。一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二来能让天启束手束脚。

第三点,朱弘昭察觉到朝里的气氛不太妙。对东林对立的各党才是好的各党,与各党水火不容的东林才是好的东林。这两方人竟然有合流同归的趋势,这是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