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两千岁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16 字 9个月前

西南战事平息的消息,向着四面八方传去。

成都正在署理政务的朱燮元翻看着通报,神情专注,目光凝在征南大将军印迹上,最后微微叹息,放下公文开始书写调令。

幕僚凑上来研墨,看着调令:“东家,这是何意?”

“南方平定,朝中君臣必然意气高涨,说不准会对建奴用兵。松藩小乱而已,秦良玉将军所部若滞留在川,那位齐王殿下,说不得会弹劾老夫。”

写完调令,朱燮元又提笔给朱弘昭写贺贴,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水西各部,最好抽调北方,免得大军北去西南空虚后,再起战乱。

想了再想,他还是将自己对辽镇的意见写了上去,他不赞同今年与建奴打仗,最好休养一年到了夏季再作战。

说了几个不能忽视的客观条件后,朱燮元有些焦

虑,最后画押一叹:“这位齐王是个人精,说不得老夫会调入京中为官。”

他虽然不是很贪,但主政一方就算不捞钱,也能让家族的产业飞速发展。若入了京,和一大帮的老资格站在一起,他说话的份量将会降到最低。

在京里,一个由突击提拔起来的巡抚转任京官,份量实在是太轻了。

齐王平叛成功的消息,更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这是出乎天启与朝官预料的事情。

天启自然是先惊后喜,百官们则想不明白,不明白血性的彝人怎么就那么容易投降了。再看看齐王的处置意见,纷纷上书弹劾齐王。

有言明土司官之害者,要借大胜改土归流,希望让齐王坐镇西南,将西南土司进行整顿,再不济也要剥夺他们的统兵权。

也有要为贵阳死难军民报仇的,要严惩安邦彦、奢崇明这两名逆首。

叶向高更是私下表示,齐王战功累累,功勋昭著

。这以后,该怎么封赏是个问题。

对于加封齐王,老魏也有他的主意…

六月初,朱弘昭所部由綦江登船,全员北上。

留熊延弼、信王、王三善署理西南遗留军政问题,同时也让安邦彦对贵州土司部落造册,将领民、兵员等等信息造册留档,准备进京献于朝廷。

进献版籍,是投降的重要仪式。版籍就是指地图和户籍信息,这是投降归附的最大诚意,比派子侄当质子还要有诚意。

在重庆,彝苗部族在头人率领下载歌载舞,欢送齐王。

从现在开始,西南将没有汉土之分,有的只是同为华夏苗裔的同胞。虽然这还停留在政治宣传上,有了这个头,以后会越来越好,直到彻底融为一体。

就像历史上的楚人,披发纹身,还不是融入了中原?东南百越,还不是融了进去?将荒凉的东南,建设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

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其次就是与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