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齐王出宫了!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165 字 9个月前

“今日见齐王手艺殊为难得,即使不好吃,皇后、爱妃们也要给齐王留些脸面。”

天启端出一碗羊肉臊子面,皇后也端出一碗臊子面笑说:“本宫倒是快三载未吃过这种民间小吃,齐王,这怎么用?”

见她指着油泼辣子,朱弘昭也端出一碗臊子面说:“倒些醋,辣子放小半勺即可。此物甚辣,吃了燥热最是驱寒。汤中盐少,皇嫂若觉口味清淡可放些雪盐,毕竟众口难调,所以盐还是自己来调。”

信王跟着朱弘昭端碗,学着朱弘昭倒上同样的醋,同样多的辣子。诸妃取过后,魏忠贤才把剩下的一碗端出来,双手颤抖的,轻轻嗅着。

他必须激动,他再位高权重,也只是皇室的家奴而已,顶多算是一个管家。

端着面碗,挑着面条,朱弘昭吃了一口臊子面,味道还不赖,辣椒和醋的配合,只有后世人才能了解其中的魅力。

天启也是淅沥沥吃完碗里的臊子面,喝了口汤嘴角绒毛泛着油迹,板着脸对老魏说:“老魏,令齐王督管尚膳

监…”

老魏一噎,辣椒一呛,趴在地上干咳,眼泪直流。

说着被皇后拍一下,皇后擦拭嘴角笑着说:“皇帝今日将齐王算计了,齐王恐怕只会做这一回了。”

“皇兄与皇嫂喜欢臣弟手艺,臣弟岂会藏拙?那臣弟在西苑雪化后开些土地,到时候吃自己种的粮菜,口感格外好。”

皇帝微微点头,又端过一碗臊子面:“如此也好,琼华岛可以种些蔬果,就幸苦齐王了。”

皇后张嫣也端过一碗臊子面,问:“齐王这面颇有讲究,本宫在民间时也吃过,就是不知道名字。”

“西北面食,叫臊子面。”

张嫣脸一红,瞪一眼朱弘昭:“怎么是这么个奇怪名字?”

见她脸红,天启反倒哈哈一笑:“这名字好,祖娥就跟着齐王学这道面,以后做给朕吃。”

“臣弟遵命。”朱弘昭起身装模作样大展着手臂抱拳俯首,张嫣轻呼一口气,脸色一窘。信王端着碗站起来也说:“皇兄,臣弟也要学,做给皇兄吃。”

见他扬着下巴,垫着脚尖才超过朱弘昭肩膀,让天启与一帮妃子看着直笑。

随后朱弘昭要派人收集食材的请求天启也答应了,起码这辣子,将他征服了,他还想尝尝火锅是个什么味道。

一道道的宫墙、城墙外,那就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当夜,乾清宫偏殿内悄悄生者木炭火炉,摆着案板,朱弘昭一袭布袍与张嫣和面,一旁信王也在面盆里捣鼓。

乾清宫是皇帝寝宫,夜里有时也会有内阁大臣来商议紧急军情或急奏。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与科道官当值官员会旁听,所以在偏殿做饭,不能让这些大臣知道,否则又要闹事情。

很不巧,今晚内阁大臣齐至,有重大军情要商议。

皇帝还在乾清宫正殿里魂不守舍与内阁成员一起批各地奏折,最先看到贵阳决战战报发来,天启哭了。

叶向高等辅政内阁大臣神色也不好,天启二年二月,叛军首领安邦彦亲率数万军包围贵阳。当时贵州总兵张彦芳镇铜仁,都司黄运清驻遵义,导致贵阳兵力空虚。官军数次救援贵阳失利,只能坐看贵阳孤城被叛军封锁。

至十一月,城中原有民户、逃难者约十万户四十多万人。外面的援军打不进来,里面的人誓死不降,粮食吃尽人相食或成片饿死。

最后仅存仅千余人,城中危急告破就在朝夕间。

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决定分兵三路进援破围,派副手

何天麟督兵七千人从清水江进为右翼,佥事杨世赏督兵一万人从都匀进为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