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上朝都要说明身份通报姓名,包括信王朱由检。而朱弘昭不需要,他有剑履上殿、礼赞不名的特权。
明朝朝议是穿着靴子的,第一项特权中的履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佩剑。礼赞不名即上朝时礼官唱名点到的时候,只称呼他的爵位官职,不提及名字。
剑履上殿…搁到以前这是什么待遇?按顺序来说,历史上能剑履上殿的臣子就那么一些,其中大多数人下面都会加九赐,封王、然后再来玩玩儿禅让…
见齐王佩剑入殿,一帮老臣暗自摇头又有心喜。剑履上殿,这是齐王自己找不痛快。
“臣弟拜见皇兄,见过诸位大人。”
躬身对皇帝抱着牙牌一礼,齐王嘴角翘着对皇帝眨眨眼睛。皇帝正襟危坐,两侧随侍太监脸皮绷得紧紧,一副很严肃的样子。
“赐座。”
早有准备的两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来檀木大椅,朱弘昭道谢入座,随后奏折送到他手里。
看着倪文焕奏折,朱弘昭嘴角带笑:“皇兄,这位倪御史吹毛求疵的精神值得鼓励。但要说臣弟与李侍郎相结交,未免有些匪夷所思。李侍郎敬臣弟一杯酒,是感谢臣弟抄出银子补足国库,并无他意。前后,李大人与臣弟相谈不到四句,这如何能结交?”
回头看一眼跪伏在地的李长庚,朱弘昭又不认识其他人,倪文焕是哪个他都不知道。只能轻哼一声:“请人吃饭喝酒,交结的也是酒肉朋友。区区一杯酒能有何用?莫非倪御史认为本王会与李侍郎勾结,漂没、火耗三成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