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朝议(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25 字 9个月前

宫里的变动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一个小小的少监死了,会有无数的宦官顶上来。有心人少了个棋子,宦官们多了个机会。

十一月底的最后一天,朝议举行。

这次朝议之后,十二月再举行一次,百官除了当值的,都会放松下来。随着齐王入宫,他们在家待着,恐怕也放松不下来。

在朱弘昭抄掉李三才后,他的底细也被一层层挖开。朝中百官有的只是惊恐,他们没想到这位齐王在山东还不到一年,就攒下了这么大的家底。

齐王之所以嚣张跋扈不给他们面子,原因无非三个。第一是齐王恨他们,第二是齐王有天子宠眷信任,第三则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齐王有铁杆嫡系。

只有第一个原因,那齐王也只能干瞪眼,第二个原因最多就是再出现一个福王罢了。第三个原因才是致命的,非常的致命。

山东所谓的十万大军,在齐王朱弘昭看来,距离他的标准线还差的太远,可在百官看来,这已经远超辽镇的兵马,只是少了马匹、火器。

可文官们不会像齐王这么看,当初靖难之役燕王才有多少兵力?还是拉着宁王的兵马一起并肩上的,前几次战役燕军动员兵力才有多少?

再说说私兵问题,辽东李成梁,最辉煌的时候带着四千家丁吓退了近十万蒙古鞑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最初招募义乌人也只有三千,最后入蓟镇时这批义乌籍贯的戚将军将士遣散,戚继光只带了三百家丁北上。

飞熊军彻底就是按着戚家军标准训练出来的一支骑军,带兵之将上到指挥使、千户,下到小旗、总旗,都是朱弘昭家丁家将,彻底的齐王府私军。

这支军队驻扎在京师脚下,文官们哪能不怕?

这次朝议,将会是一次决战。

皇极殿,天启皇帝端坐台上龙椅坐北朝南,左右八名太监躬身,手持拂尘。下方文武官员东西分立,

行礼山呼万岁后入班。

“臣左佥都御史曹于汴有本要奏。”

这家伙是个遇到事情敢说话,不怕得罪人,御史系统中的佼佼者,东林党中的急先锋,为了名声什么都敢说。现在人家东林党还看不上他,他需要拿出一份有份量的投名状。

“臣御史倪文焕有本要奏。”

这个年轻人是今年进士,及时投靠魏忠贤,刚刚被打进御史系统掺沙子。

“臣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李邦华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