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准备栽赃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24 字 9个月前

李三才白眉轻皱,一脸苦恼:“侯爷声弱,老夫耳背,听不清侯爷所言为何。”

朱弘昭眨眨眼睛,嘴角微微翘起,扭头看向张问达:“张大人屡历户部职司,觉得本侯这主意如何?”

“太祖祖制,宗室不得与民争利。侯爷爱财,需取之有道。”

又被搪塞回来,朱弘昭摇头笑笑不以为意:“昔年在代州,年成好,宗爵禄米能发两成,家里尚能吃

饱肚子。本侯一家穷怕了,家父才会舍了宗籍宗爵禄米,为的就是凭借双手能力,换取吃饱肚子的生活。”

“奉国中尉年禄二百石,宝钞参半,米粮百石,年年又有拖欠止发于两成,又不让宗室子弟谋生,这日子怎么过!”

“孤今日能贵为乐安侯,皆是当初生活饥馑窘迫所使然!”

“宗室可以不与民争利,可你们当官的怎么能与民争利?尔等能享实禄,为何宗室却会拖欠!宗室日益庞大,国朝却入不敷出,这是要饿死贫困宗室?还是要拖死朝廷?”

“太祖祖制不许宗室与民争利,是为天下百姓所想。请问张部首,太祖祖制中可有规定,允许尔等拖欠宗室养家禄米!”

朱弘昭起身,恋恋不舍摸了摸漆木桌面,嘿嘿发笑:“一顿饭就价值三千六百两,本侯真是难以想象。修吾公聚财有方,正该为国出力,既然修吾公不愿

对本侯言明,那本侯只好请天子拜修吾公为户部尚书,还望修吾公以天下百姓为重,莫要推辞。告辞!”

一甩披风,朱弘昭大步离去,白袍甲士簇拥,离开了李宅。

一众趴在地上的官员先后爬起来,脸色阴晴不定。王朴打着酒嗝,脑袋昏沉沉,心中思索,怪不得这位乐安侯杀起官来毫不手软,仿佛有杀父之仇似的。原来问题出在这,这位侯爷恨当初当官的能吃饱肚子,而不让他吃饱肚子。

很可笑的原因,深思一番也不是没有道理。

“祸事了…”

一名官员瘫倒在地,引得周围同僚瞩目,这官员面无血色:“这位侯爷要拿咱通州诸官开刀…他幼年家贫饥馑,兄长、生母因病无钱医治先后亡故…”

颤抖着扭头,这官员看向李三才颤音道:“修吾公,学生好友是代州知州,学生对乐安侯颇有了解。此子俭朴性毅,手段果决狠厉。今日这宴奢靡,犯了乐安侯心病忌讳。”

“难不成乐安侯会提兵杀来?若要动手,他刚才为何隐忍不发?”

李三才之子脸色苍白,毫无平时稳重气度。这场宴会就是他操办的,想要将朱弘昭伺候舒服,结果朱弘昭没来,后面又来了,却是来找茬的。

“老夫家财来路正当,乐安侯好财难道还能强抢不成!”李三才中气十足,又一脸惋惜叹道:“本以为乐安侯会是个朝廷柱石栋梁人物,未曾想如此张扬跋扈目中无人。更兼贪财成性脾性乖戾,为人苛刻手段残暴,他若封王,苦了山东百姓士绅啊…”

李三才这话引得一众官员连连应和,一个个表示都要弹劾朱弘昭,群情激愤。

张问达却是知道李三才根底,但李三才名望高隆谁敢揭穿?

他在山东知道朱弘昭手段,微微沉吟探头对李三才轻语:“修吾公不可不防,乐安侯行事慎密,才有这战无不胜的名头。若无必要,他何必冒着风雪前来羞辱修吾公?”

李三才微微颔首,满是自信:“孙传庭就在通州,这是个明白人。有他节制,这乐安侯能生出什么事端?估计,他也就是气愤不过跑来抖抖威风。”

他有足够的信心,他的名望就是他最大的底气。现在的官场上,他李三才虽无官职,但论影响力,只有首辅叶向高能与他并论。其他的,都是小字辈。

就连辽镇督抚孙承宗,都要矮他一截。万历二年的进士,论资历比他高的,朝野之中健在的还真没几个。士林中的威望,更是让他人拍马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