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就在脚下…”
朱弘昭沉吟,闭着眼睛。
拥有脚下的土地,这就是一种极乐。土地乃是衣食根本,土地在则衣食不缺,虽幸苦却能吃饱喝足家宅平安。若没了脚下土地,对此时的百姓来说,何处不是深渊地狱?
闻香教又是佛教分支白莲宗演化,信众崇拜弥勒。佛教主张生时遭难是一种磨练,僧众要觉悟万象,而普通信众求的还是死后入极乐西天。
作为白莲教主张的也是如此,不过更为主动,不求死后入享西天极乐。他们要改变这个痛苦的世界,信众们是如此想的。而骨干们,很明白自己的这一套是什么原因。教义,只是吸引教众的,教众则是出产羊毛的羊,如此而已。
范晓斋是一个有理想的读书人,拿闻香教教义做理想。对于造反,他可能比徐鸿儒还要执着。他所谓的西天就在脚下,意思就是如此,想要什么就行动,不会被动去等待。
历史上徐鸿儒被俘处以极刑,兖州战场叛军投降,天
启皇帝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而范晓斋带着郓城的信众誓死不降,要为心中的理想战斗至死,坚守飞集镇,给官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围困封锁断粮而战败,绝望的万余人掺杂老幼妇孺死战到底,被官军斩杀殆尽。制造了飞集镇的万人坑,后世发掘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报!”
一队骑士从梁山飞奔疾驰而来,刘良臣翻身下马神色狂喜:“侯爷大喜啊!贼军骨干家眷都在寨中,逆首徐鸿儒家眷十八口,一个不少都在地窖中!”
朱弘昭转身,急忙对一群喜笑颜开的亲卫大喝:“速去将范将军请来!”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范晓斋不能投降了,他给出的筹码足以说降任何陷入绝境的守将。范晓斋不投降的根由,个人名节倒是其次,而徐鸿儒的家眷才是关键!
投降固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比起卖主求荣来说,投降不算什么事。范晓斋只有一死,才能洗清卖主求荣的嫌疑。
此时的范晓斋与十来名部下盘坐在地上,喝着酒,唱着教中往生极乐的经文,拿着匕首齐齐插入脖颈要害。
丁力在监刑,垂着头一挥手,一群亲卫上前为那些死
的不痛快的叛军将校补上一刀,结束他们的痛苦。
他手里握着一份血书,是范晓斋临死前送给朱弘昭的礼物。他可以一死了之,他救不了徐鸿儒的家眷,但要尽量保住自己的家眷。
刘良臣的喜报来迟了一步,朱弘昭看着范晓斋临死前的血书,默然片刻。收好后说道:“好生抚慰范将军家眷,许其家眷守灵三日。三日后下葬范将军遗骸,首级硝制做功。待检阅后,发还范家。”
梁山大寨挖掘干净,在火焰东风中变成灰烬。
阵亡的辽兵和亲卫营士卒收敛尸体,葬于梁山之下,刻碑留名。
忙完这一切已到了下午,押运着两千降卒,八千余叛军家眷朱弘昭向小安山祝家庄回军。同时飞骑报功京师,徐鸿儒的家眷可是滚烫炙手的军功。朱弘昭不需要军功增长名禄,可他的部下需要。
回去的路上,杨御藩闷闷不乐。此战他连一点功劳都没捞上,心中说不出的抑郁。他有心离开朱弘昭带着沂州兵返回兖州支援他父亲杨肇基,可他必须留在朱弘昭这里。
这是杨肇基给他的死命令,就连杨肇基都没把握能守住沂州城。杨家族人都在沂州内,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
杨御藩如此,周世锡也是如此,为的就是保住家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