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歌姬青桐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49 字 9个月前

“敢问军爷,城上少年可是乐安殿下?”

“呦,军爷当不起。”一听这卖桃子竟然是京师口音,守门小旗露出笑容道:“当然是我家侯爷吹笛,天下间有几个我家侯爷这样的英雄?”

没错,济宁一带都把朱弘昭当作英雄。叛军魏颀部上万人就在东门三十里外扎营,而他却视之如草芥,打开城门方便百姓生活买卖。

一辆马车风雨中赶来,车内老妇人听着这曲调不由一叹,揭开帘子一看是城头白袍少年吹奏,侧耳一听城下百姓谈论,老夫人倒是一笑:“这小侯爷带兵打仗一绝,未曾想也是个风流人物。”

朱弘昭在山东还没有拿出手的战绩,但他的作风

很明显看不起叛军,而叛军更是对他退避三舍。传来传去,民间也就有了朱弘昭善战的名声。

对于这种风闻,官方是乐于见到的,起码能安定人心。

“可大人们都说小侯爷喜杀戮,是个凶残的军头。”马车里一名青袍少女听着曲调,声音清脆,想要探头,被老妇人把脑袋按了回去。

“那是他们当官的事情,听这音律,小侯爷是个用情的人。用情的人,怎么会是个凶残的人呢?”老妇人自言自语,想着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不由轻叹一声,转头对少女道:“不管这小侯爷性情如何,他来了济宁咱济宁算是安稳了。知州大人邀我等来,为的就是向小侯爷示好。”

仿佛想到了什么,老妇人轻笑道:“小侯爷喜好音律,说不好会是咱家青桐的好归宿。”

“妈妈…”少女娇羞,推了这老妇人肩膀一下。

一曲化蝶吹毕,朱弘昭吹起了轻快,后世耳熟的茉莉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等待外界的变动。

城内桃贩卖了桃子,水果现在是个紧俏物资,一进城就被知州王邦彦的家仆尽数买走。桃贩提着扁担在城中寻了个馆子。

面馆里桃贩入座,很快四五人寻过来入座,仿佛相熟,打着招呼,一起吃面。

“将军,这乐安侯欺人太甚,竟敢无视我圣教大军。小的打探清楚了,今夜王知州要设宴招待这位小侯爷,到时咱里应外合夺了这济宁城。”

桃贩喝着粗茶,幽幽道:“你倒是比本将军有信心啊,弟兄们跟随陛下本就被迫举事,毫无准备。城中你能调集多少人马?你有把握夺下城门?如若不然,夜里弟兄们进不了城,能跑得过四条腿的大同铁骑?”

“都在城里转转,好好寻几个春娘子放松放松,明日里再回营。”桃贩说完,掏出五枚铜板结账走人,拄着扁担走了。

留下几个壮汉相互看一眼,之前说话的那人一叹:“将军都对圣教大业不抱希望,我等又该何去何从

?”

相顾无语,纷纷结账走人。

入夜,府衙后院朱弘昭应邀赴宴。济宁城进入高度战备,整个府衙里三层外三层被他的亲兵把守。

宴会气氛有些怪异,朱弘昭话语不多,而济宁官员轮流上场活跃气氛。可能是为了照顾朱弘昭才学,并没有举行什么猜谜诗词什么的,只是玩了个行酒令。

玩了三轮,朱弘昭勉强对上一个,饮了两杯酒。见他真的不适合玩儿这种文人的游戏,王邦彦赶紧换了节目,免得让朱弘昭恼怒。

雨后空气清新,十余名身段窈窕的少女争相斗艳,或展示舞姿,或抚琴琵琶一展歌喉。朱弘昭端坐主位,摇头晃脑听着,不时饮一杯酒。

王邦彦细细观察朱弘昭对每一位上台的少女反应,结果他失算了,朱弘昭毫无反应,只是饮酒听音乐歌声,对台上那些姿色艳丽各有千秋的少女仿佛视而不见。

正当王邦彦感叹这位小侯爷水火难侵之际,青桐入堂抚琴。

熟悉的化蝶节奏响起,朱弘昭猛地睁眼看向堂内抚琴的少女,目光逼人骇的少女手一抖,绷断一根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