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忍耐不发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48 字 9个月前

或者和朱弘昭和解也是不错的,可担心这位狮子大张口。故而初期都冷战,等着朱弘昭主动上门,到时候摊牌起来他们也能站在强势地位。

现在可好了,天子给了朱弘昭名正言顺的兵权,私兵的小辫子被抹除。本地的秀才秦朗又投靠了朱弘昭,彻底把自己的问题通过秦朗暴露在朱弘昭面前。

今日秦朗果真来了清水泊投效朱弘昭,孙维得知后立马就捧着乐安镇一带的地契上门了。现在朱弘昭手握吏部、兵部文书,名正言顺要地,他们不好硬顶,权当送给人情卖好。可惜,来的有些迟了。

见秦朗一身从九品官服,孙维就知道麻烦了,暗暗恼恨这家伙下手快不要脸面自甘堕落。王府这样的官职,通常只有两种人来当。

一种是朝中被排挤郁郁不得志的进士,类似于发配。还有一种就是屡试不中的举人,这类举人放弃继续科举的权力,去吏部报备,长得好看、关系硬又年青的挑出去做官,年老的歪瓜裂枣就被安置了诸王府邸…

不管怎么说,秦朗算是混出来了,时隔一日,已不是昨日的五斗秀才,摇身一变成了今日的乐安侯府从九品教

授,有了官身。

起码,他孙维见了也要抱拳行个礼,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秦朗对他这个举人行礼。

朱弘昭听从秦朗的建议,喜滋滋收了孙家的地契,好言安抚,打发了孙维。

果然如秦朗预料的那样,孙维走后,乐安巡检司和高家港巡检司一带的士绅都登门来访,将周围的地契送了上来。

“娘娘的,这帮杂碎怎的这般好心?”

这一切让高杰等一帮军汉看的目瞪口张,李成栋打着哈切,送走了半夜来送地契的一个地主老爷。

土地地契在手,而士绅们都低头了,农户们也不再闹腾,乖乖入籍黄册,成了军户。三个千户所,也就三个乡镇大。

地盘有了,朱弘昭开始在左千户所,也就是高家港建立别院,准备把工坊立在这里。杨御藩那小子催了好几次,大同镇的旧部也遣人来要买火器,所以订单高垒,就等着开工换钱。

顺带着,朱以溯陵地与左千户所连成片,清水泊彻底落入朱弘昭手里。这也意味着盐场的私盐想要流露出去,必须经过朱弘昭的手。

于是,各路盐枭争相拜访,被朱弘昭拒之门外。

私盐啊,这是一块香的流油的大肥肉,朱弘昭不想染指那是骗人的。可他现在还不敢,不把乐安的士绅阶层收拾服帖了,他就别想偷偷碰私盐。

而且连盐枭都不能联系,否则被告发,那就是个大麻烦。或者给皇帝立点功劳,说不好皇帝会默许他沾染私盐。

至于什么时候收拾这些士绅,还需等待。朱弘昭要做好准备,这就是个大火坑,不能一次收拾干净,引火烧身就是必然之事。

他的忍耐不发,也没有打消乐安士绅们的顾虑,他们准备将赵日中这个想置身事外的知县推掉,换一个心向他们的知县。这样一来,朱弘昭要发难,他们也好多个帮手。

朱弘昭一旦发难,那就是一场打到奉天殿的大官司。既然是打官司,那么县衙就显得无比重要,谁握着,谁将会占有极大的优势。

赵日中的中立态度,显然不符合乐安士绅的利益。而赵日中的中立对朱弘昭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事情,所以他必须保住赵日中这个县令,或者换上一个心向他的县令。

可惜,朱弘昭在官场毫无根基。所以保住赵日中,就

成了他的首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