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难兄难弟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17 字 9个月前

因为兄弟为国捐躯,他才能从锦衣卫诏狱出来,散尽家财才捐出四百匹良马赎罪。现在他可以说是身无一物,身边家丁只有十来人,除了这些只有一个参将虚名。

而兵备道员徐日久非常的恼人,他求了两次粮饷,可以给,但必须要验证兵员。只要战兵足额,才能发给他粮饷。

可他没钱,拿啥去募兵?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不得已,他只能和家族求救。一旦求了,钱粮还是要还的,更重要的是杀胡口这个重要的边镇出塞路口,极有可能被他堂兄麻承勋夺走。

麻承勋是麻锦的儿子,麻禄长孙。而麻家之所以能发迹,全靠麻禄指挥的大同右卫卫城防御战。

麻家祖籍在甘肃祁山地区,善养战马。这次麻承宣以四百匹战马赎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明朝正统年间,由于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边关急需战马,于是麻家就被朝廷征召到边塞大同右卫一带,编为大同右卫养马马户专门负责牧养战马。

嘉靖三十六年,蒙古鞑靼借家事纠纷与明廷挑起边界事端,兴兵攻破杀胡口,包围右卫城。当时的右卫远离内地,孤悬边境,兵少粮缺,岌岌可危。在鞑靼军队的多次围攻下,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伤亡严重。

时任参将的麻禄引领为朝廷养马的麻锦、麻贵、麻富、等一干儿郎登上城楼高呼“我麻家誓与右卫共存亡”,城内将士百姓群情激愤,纷纷高呼:“古有刘关张,今有麻家将,我等与麻家兄弟血战到底。”

右卫被围八个月,城内军民粮断柴缺,只得挖鼠网雀,后来杀战马充饥,再后来,战马也被杀光了,士兵煮用皮革做的弓充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鞑靼大军仍然无法攻破右卫,后明朝援军赶到,鞑靼撤兵,宣告了右卫保卫战的胜利。

麻家自此一战成名。朝廷升麻禄为右卫指挥使,

麻家其他兄弟也一一受封,然后麻家将门势力形成。

麻禄之后,麻贵、麻锦、麻富兄弟皆为总兵,第三代承恩、承诏、承勋、承训、承宣、承宗等更远赴四边,分任辽东、宣府、延绥、宁夏、蓟镇等重防之地总兵或参将之职。

麻禄的兄长麻循在嘉靖年间初期,就担任过辽镇总兵官。

值得吐槽的是,麻禄和儿子麻锦、麻贵和麻富的名字,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这兵还是要募的,没有兵,这个参将早晚会被撸掉。但这是赴辽参战的兵,不能光招募新兵,否则光初期的队列训练就够呛。

好在麻家在边镇根基深厚,麻承宣四处奔走,从各地借兵。这借的不是各将家丁心腹,而是普通战兵。借出去自然也就没期望能被还回来,反正投入又不大,这种普通战兵都是挑家丁挑剩下的,缺人就去招募,没啥好心疼的。

忙活到七月,麻承宣借到了一千余战兵,再加上

组建的五百家丁和一千多招募新兵,总算把编制中的三千战兵弄全了。

这次苦逼兮兮找来兵备道员徐日久审查,三千战兵足额,徐日久皮笑肉不笑的批了这段时间扣发的军饷米粮。

值得说一下的是,这次招募的新兵中,有一个叫张四壮汉据说以前是屠户,身高体壮,被麻承宣收为家丁。

可这三千战兵除了五百家丁有兵器外,其他的战兵兵甲器杖一概没有,倒是吃饭的锅灶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