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一大早魏忠贤魏公公准时出现在乾清宫,为十六岁的天启皇帝带来一些精巧器具。
其中有一具铜锁格外别致精巧,让天启皇帝爱不释手,见皇帝高兴,魏忠贤枯老的面容挤成一团花儿,抱拳祝贺:“贺喜陛下,老奴昨个儿听闻一件喜事,要说与陛下。”
“有甚喜事?我说老魏你该不会收人银子了吧?”
故作惶恐,演技烂的十足,魏忠贤跪伏在地:“老奴哪敢啊,这可是一件大喜事,老奴听闻大同镇右路参将朱以溯上疏兵部,要赴辽参战为国效力。宗室能有如此报国心志,着实是朝廷之幸,陛下之福。”
悄悄抬头,却见天启皇帝根本没理他,专心玩弄铜锁,比划着锁钥匙,拿着木棍捣鼓,两三下弄开。锁被解开,皇帝兴致也没了,随手丢尽小盒里,就像丢垃圾一样。
老魏同志神色悻悻,就听皇帝闷闷道:“下次找些好玩儿的来,还跪着做什么,难不成等朕扶你起来?”
“老奴不敢。”
拿手绢擦汗,天启皇帝仰望大殿雕梁缠龙柱,想了想说:“听爷爷说起过,好像是鲁王一系。奇怪,鲁王一系不在山东待着,跑到大同镇干什么去了?”
“这个,这个老奴也不知。”
“好像他儿子挺孝顺的,对了,你刚才说这个朱什么来的,要去辽镇参战?”天启皇帝回过头,脸色带了一丝好奇:“老实说,老魏你是不是真收人银子要害他?现在谁不知道辽镇就是火坑,哪有人要跳进去找死的?”
一脸苦色,老魏同志无辜道:“谁会给老奴银子啊?就是老奴想要,他们也瞧不上老奴。再说给老奴熊心豹胆,也不敢坑害天家血脉啊,还请陛下明鉴。”
魏忠贤现在上面还有大太监王安、魏朝等人压着
,而他本人只是一个内廷负责管皇帝伙食的。为了讨皇帝欢心,常常出宫在市面上收集精巧玩物。
“说的也对,给朕说说,这个朱什么的参将为啥要去辽镇?”
故作神秘一笑,魏忠贤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事要从头开始讲…”
天启皇帝摆摆手,一脸厌烦:“别像说书先生似的,你也说不来,简单说。”
“陛下英明,老奴也不是很清楚,只记了一个大概。朱参将本是秀才功名,听说几次会试都因守孝而罢考,挺可惜的。后来上疏愿为朝廷守边,被授予千户之职。”
老魏同学三言两语将朱以溯的情况说了大概,天启皇帝打着哈欠:“大同镇也倒霉,战死一个参将和副将,总兵官竟然畏战请辞,不思报国,着实可恨。朕这个族叔还不错,不过他走了大同镇就空了,不妥。”
老魏眼巴巴望着,天启皇帝发愣一会儿又说:“
其心可嘉,还是让他负责大同镇防务吧。不过那个总兵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不然放着不管,武官们都会效仿。这样吧,让东厂查查他底子,找个事处理了。朕这个族叔半年时间由千户提到参将卫指挥使未免不妥,赏赐飞鱼服以嘉其心,再赏其夫人三品诰命。”
“陛下英明,不过老奴听说朱参将夫人早逝。因专心教导其子学业,无心再续娶。”
天启皇帝听了发愣片刻,想了会儿就说:“堂堂三品大员,家宅无人坐镇是何道理?替朕给宗人府传个话,让他们挑选合适良家秀女送过去,也算是朕褒奖族叔的。”
不多时提督东厂的魏朝入乾清宫,魏忠贤乖乖行礼,很热情的打招呼。魏忠贤早年混不下去,背了一屁股债干脆自己动手切了宝贝,准备入宫混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