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冲皱眉,摇头道:“不瞒公子,末将在锦衣卫中时,只是一介小旗,所知不多。不过却也知道大同镇乃是九边重镇,大同府城内最少也会有副千户坐镇。各路有锦衣卫百户出现,亦是常事。”
朱弘昭缓缓点头,何冲这回答说了和没说没多少区别。叹了声无意义的话:“原来如此,有劳何大人
了。”
何冲忙说不敢,神情欲言又止,最后什么都没说,忍了下来。
朱弘昭起身道:“正旦那日以为何大人会赴宴,未曾想何大人军务繁忙。今日来寻何大人,另有一事。”
“还请公子言明,末将职权之内,绝不推辞。”
何冲想岔了,以为朱弘昭要调他骑卒,就见朱弘昭拍拍手,陈策捧着方木盒递到朱弘昭手里。打开盒盖,朱弘昭取出两侧书籍笑说:“孙师教我军略,师尊也是纸上谈兵,不通实际战阵变化。故而有些不解疑惑之处还需何大人不吝赐教,也不会让何大人白忙活,有小子手抄《纪效新书》一册为拜礼,还望何大人莫要推辞。”
一册是戚继光编写的兵书《纪效新书》,还有一册记载的是朱弘昭不理解的问题。
何冲双手捧着《纪效新书》,激动的难以言表。
这是兵书,戚爷爷所编的兵书!更是朱弘昭手抄
的,何冲识字不多,但知道大多数人都夸朱弘昭字好,那就是好字。
对他更重要的是,这是朱弘昭送给他的兵书!
这让他不得不想的多一些,武经七书他能寻到,唯独《纪效新书》不好找,这是国之利器。他猜测朱弘昭送他兵书,并不是为了求解,而是为了名正言顺送他一本兵书。
送兵书干什么,这是对他的认可!
有这份认可,加上何冲不断对自己的暗示,让他相信,朱弘昭送他兵书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一方重将。
他还不知道,朱弘昭誊抄《孙子兵法》二十来部,每部都用白话做了注解。给当初北上家丁都送了一本,多出来的送给了交好的卫所军官。
最后送完了,就剩下《纪效新书》才拿来给他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