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问计

“你是说,摆脱贫穷最好的办法便是经商?”阿九明白了什么般不等顾嘉说话,便突然提高了声音再问道。

“你今天到底是想问什么?”顾嘉疑惑阿九的反常。

平日里这家伙忙忙碌碌的,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对她的山庄建设大计并不怎么上心的,今天主动找她打探不说,现在还把问题问到了这样的高度。

阿九苦笑了下,果然自己在丫头的面前就不应该绕什么圈子,他干脆利落的把邸报递了过去。

“向我问计?”顾嘉看完笑了笑,这是阿九首次释放向她靠近的信号,虽然她不明白邸报上那些受灾之地与他有什么关系,但本着‘所有人都要保持适当距离’的原则,她也没打算追问。

“无商不活,说经商能摆脱贫穷这话也没错,只不过前面还有一句话,要连起来一起听。”

“什么话?”阿九急切的追问。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这个话题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对顾嘉这个动物医学生来说有些超纲,不过既然阿九问到了,她也不是不能忽悠两句,前世那么多的政治课、历史课也不是白上的。

说到底,商仅仅起到一个互通有无的作用,商人便是利用有和无之间的差额来赚取利润,货物的产出和消费群体都固定在那里,无法做到无中生有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工才是根本,是创造财富的根源,只有有了足够的产出,流通才能显出重要来。而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大靖国,现在的商业活动并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直白的举个例子,比如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干旱地区不便种植,商人的作用就是南货北运,满足北方居民尝鲜的需要,又让南方的剩余不浪费,商人自己也能赚取一定的差价,这是一个三方得利的互惠行为。前世的物流网络完备,将这一互惠行为进行到了极点,把整个国家串连得像一个村子,无论南来北往的特产,只需去一趟家门口的超市。

可在大靖国,即使是商业行为完善到了极点,这样的便利都不可能出现,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

无论是南方的水稻还是北方的麦子,填农人自己的肚子都不够,商人无货可贩!

所以说阿九猜想的经商致富显然是行不通的。顾嘉的生意成功之道,便是在于她重在生产、创造。

无论是一揽芳华的成衣、点妆阁的脂粉,还是百花山庄里种下成片成片的油菜,全都是从无到有的东西。

“喂,你在听我说吗?”顾嘉觉得自己已经深入浅出的把这个思想大致阐述明白了,可面前的人一副神游方外的样子,表现的显然不是听懂了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