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幸在这些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记住了女孩的身影与歌声,那种被歌声剥夺意识的痛苦经历,如烙印般深深刻在灵魂深处,永远也不会忘记。
他们告诫世人不要再去光临那片海域,但这却不代表他们会放下满腔怨恨。
女孩被他们妖魔化,被描绘为择人而噬的恐怖魔女,成为了海上的恶魔,灾难的象征。书中对她的描述一个比一个夸张,凶狠、残暴、邪恶这些字眼一个不少地被强加在她身上,世人为她取了一个简洁明了,但一听上去便会令人感到畏惧的名字。
“海妖”。
那片海域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安宁,但女孩的心湖却已经掀起层层涟漪,永远也无法得到平静。她不再歌唱,即便那是她生命中唯一热爱的事,即便那是她生存在这世上的唯一意义。为了让灾祸不再降临于这片海域,她宁愿放弃铭刻于灵魂深处的本能。
她可以像那些海鸥,鱼群一样,化为这片海域中最平凡的生命,最不起眼的一份子。只要那些悲剧不会再发生在她的眼前,她甘愿牺牲,无怨无悔。
可是她的付出,她的妥协,却没有人能够理解,更不会得到世人的原谅。在世人的心中,她的形象已经永远定格,再也不会更改。那个在他们心中诞生的怪物狰狞可怖,成为所有人心中的梦魇,即使他们并没有和女孩见过一面,那种恐惧与厌恶的感觉依旧如此清晰,如此真实。没有一个人对传言产生丝毫怀疑,虽然都只是道听途说,但因为是他人的亲身经历,所以便没有值得质疑的余地。当谎言被重复百遍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真实。
那些在“海难”中幸存的人们从来没有放弃向女孩复仇的计划,他们知道平常之人根本无力抵抗女孩的歌声,于是便筹集重金邀请法力高强的巫师前往那片海域,为他们剿灭那恐怖的妖物,美其名曰“还那片海域以安宁”。
三名巫师冠冕堂皇地打着“除魔卫道”的旗号御空前往海域,在那块巨大的深灰色礁石之上发现了女孩的踪迹。
她是如此的恬静、美丽,与传说中描述的完全不同。海水,礁石与女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便化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美不胜收。
巫师们呆滞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知道应该要作何评价。在来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要与一只凶悍魔物拼死一战的准备,准备了数套对敌计划,但此刻却都无处施展。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向这个可爱的女孩下手,毕竟她看起来对人类毫无威胁。虽然背上洁白的羽翼告诉他们这女孩并非人族的一份子,但却不代表她具备任何攻击性。
当巫师们升起恻隐之心的时候,他们却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看起来最没有威胁的却往往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