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北境突变

儒圣天下 与子同袍 1154 字 9个月前

“你!”

“枉顾考场规则,是谁给你的勇气,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当今圣上之子,只要不遵科举规则,理应重押在监,情节严重者,依律处斩。”

那主考官面色涨红,然而还没说话,从门外传来一道淡淡的声音,旋即一名翰林学士出现在门外,让那小胖子的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

“修…修翰林。”

这小胖子很明显知道修翰林不畏强权,当下便是流下了冷汗,唯唯诺诺道。

“把他带走,不管他父亲是谁,都押入圣庙牢笼中,剥夺考试资格。”

修翰林瞥了一眼这小胖子,森冷道,而那主考官点点头,直接将他带走了过去。

而修翰林在人群中扫了一眼,也看见了叶儒,旋即朝着他点点头,然后对着杨理看了一眼:

“你们虽然为我炎黄国之后,但也要遵纪守法,考场作弊,一向为天下人所不容,如果被我发现,轻则剥夺考试资格,重则押入大牢!”

随后等着那名主考官回来之后,便是继续巡视下一个考房。

“这些题倒是很有特点,而且还和那个世界的历史有所出入。”

叶儒重新凝神,开始看下一题: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让孺悲听到,而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冲突?何以见得?”

看到这些文字,叶儒也陷入了思考,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必要的联系,虽然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一句话却带着一些漏洞。”

叶儒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思考,旋即停下了笔:

这孺悲是鲁国国君的儿子,而孔子对于鲁国也情有独钟,推崇政治,包括编著《春秋》记载的也是鲁国的编年史,而从《论语》中,这句话则是孔子讨厌他因此生病,但却又让他知道自己还在。

如果得罪了此人,那自己的政治主张恐怕会在鲁国难以施行,哪有为什么要得罪此人呢?

但随后叶儒便是推翻了这些话的注解,兵家讲以退为进,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也推脱自己不在。

“或许是想借此机会让孺悲明白一些道理,孔圣想让孺悲明白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