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新汉是要攻打柴桑还是吴郡?”周瑜听了孙权的话,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不能确定,到底是攻打何处?
“要攻打柴桑,气势汹汹,看来此次不灭我吴国誓不罢休呀!”孙权满脸愁云,将鲁肃送来的军报递给了周瑜。
周瑜双手接过,展开仔细观看。
新汉大军以徐盛为主帅,吕蒙为副帅,庞统,徐庶,郭嘉,荀攸,沮授等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张辽,张颌,臧霸,庞德,廖化,周仓等数十员战将,水陆大军共计二十余万,浩浩荡荡,杀奔九江,柴桑而来。
二十万大军,两员主帅,五大军师,而且战将全是当世之名将,难怪年轻的孙权会担忧啊!
“那殿下的意思是?”周瑜看完之后,并没有显得怎样担心,他问孙权。
“丞相张昭等人主张议和,吕范,贺齐等武将主张与新汉一战,他们所说都有些道理,因此本王也很难裁决。”孙权的确对此战没有信心,可是说若要投降,却也心有不甘。
“殿下,虽然说无论是主张战还是主张降,他们都有各
自的道理。可是殿下是否想过,他们的道理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本质上的区别?”孙权有些不解。
“殿下,若是降汉,我等臣子会是什么结果,殿下和陛下又会是什么结果?”
“这…”孙权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问题,他只是想着,如果降汉,应该可以保全他们孙氏宗庙,可以给他们孙家留一些血脉,至于那些臣子们,他又怎会考虑到呢?
“我们这些臣子,即使不得到重用,也会有个一官半职,无论江东是吴国的还是新汉的,都需要我们这些人来治理。可是陛下和殿下则不同,一山又岂能容二虎呢?公孙瓒,袁绍,曹操,韩遂马腾等这些人为何都不投降?因为他们是枭雄,是和丁伟一样的枭雄,就算是投降,丁伟也容不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