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和张燕率军追过来之后,驻扎在距离濮阳城大约三十里的地方,也就是说,等于给濮阳城中的留了一条退路。
曹仁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内心是非常窝火的。明明他各方面都占着优势,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濮阳城又高大坚固,就是守上一年,也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偏偏要弃城而逃,这仗打的的确憋屈。汉军人马不占优,可人家根本不用攻城,就等着你逃走,人家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城池,还准备在后面掩杀,这是怎么个事呀!
可是不撤又不行,你可以守一年,那以后呢?总有一天,粮食会吃完,也就是说总有一天,城池会被攻破的。曹仁心里不爽,因此收拾的慢。
当然,他还有一个原因,要等官渡的消息送来。相对于濮阳城中的一切,包括众臣,宗亲,家眷,官渡的曹操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在严颜撤军之后,马上得到消息,新汉官渡大营中,追出了四万兵马,统兵将领是张飞和张燕。曹操非常高兴,认为他们的计策已经成功,将汉军大队兵马调往了濮阳。
之后,曹操和刘晔又密切关注徐庶及陈到和张辽的兵马。时间不大,斥候来报,这两路兵马也都开始向濮阳转进。
“陛下,丁伟已经中了我们的调虎离山之计,将大队兵马转向濮阳,现在官渡大营中已经剩下三万兵马,高顺的陷阵营虽强,但却行动不便,虽然他们都配了战马,可是不适应追击,因此,我们该撤军了。”刘晔将各个情报看了之后说。
“好,马上传朕号令,大军向广陵撤!”曹操当机立断。
“诺!”
曹操的兵马刚刚一动,自然瞒不了汉军的斥候,消息传到了汉军大营。
“曹真断后?”丁伟听了斥候的报告,自言自语地
说。
“不错,断后的就是曹真,听说他是曹操的义子。”斥候解释说。
“陛下,你可知道这个曹真?”庞统有些奇怪,曹真虽然说是曹操的义子,可必定是下一辈,而且暂时还是无名之辈,丁伟为何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