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在整个濮阳城,可算是一位名人。之所以说他是名人,倒不是因为众人认为他的才学有多高,他的能力有多大,而主要是他的胆子大,而且也喜欢骂人。因为他的胆子大,而且喜欢骂人,所以他谁都敢骂!在整个濮阳城,除了皇帝刘协之外,没有谁他不敢骂的,就连魏王曹操也不例外。这样的人,从古到今,都会有一些崇拜者,就这样,他成了名人。
因此,濮阳城中的百姓,或者是世家官员等,提到祢衡时总会再加两个字,称他为“臭嘴祢衡”。
祢衡在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指责官员,轻视别人,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交往。虽然他身怀大才,也没有哪个诸侯愿意去用他,因为他那张嘴实在是太臭了,只要不如他意,就会变着法儿来骂你。
前几年,祢衡在荆州避难,荆州才俊遍地都是,他们与祢衡的高傲格格不入,再加上司马徽,庞德公和
黄承彦等人的威望,让祢衡觉得在这里很不舒服。建安元年,因为刘表称帝,祢衡便到濮阳去游学。
当时,濮阳都城刚刚建立,皇上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贤能的读书人,世家子弟,谋士,都从各地集中到这里。
那时曹操任丞相,这些人有的直接去相府,有的便去投奔戏志才,荀彧,程昱,陈群等人,而祢衡却每天都在大街上饮酒,说东道西,指桑骂槐。当然,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人能够发现他,可是一个多月了,却是无人问津,甚至有人将他说成了疯子。
有认识祢衡的人说:“祢正平,你那么有才,为什么不去投奔戏志才、程仲德?没准人家会给你个大官呢?”
祢衡一边喝酒,一边狂笑着回答说:“我乃大汉堂堂士子,怎么能和杀猪卖肉的人结交呢!不去,不去!”
那人接着又问他:“荀文若怎么样?你与他不是有
交情吗?为什么不去投奔?人家可是颍川大家出身,当世的王佐之才呀!”
祢衡还是那个狂态,“什么王佐之才,依我看荀文若面长,除了可以借他的脸吊丧外,别无它用!”
后来杨彪的儿子杨修在街道上碰到了祢衡,两人竟然谈得非常投机,杨修也很佩服祢衡的才学,于是将他介绍给了父亲杨彪。而杨彪又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祢衡,曹操也曾听说过祢衡,所就想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