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对天下十大谋士做了排名之后,引来许多人的不满,大家议论纷纷,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自圆其说。对此,刘良也并没有争论,这些显然都是刘良早已料到的。
“刘先生,你所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先生似乎忽略了一点。”突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文气中透着英武,他突然说道。
青年一说话,众人都住了嘴,静静地看着他,仿佛都很诧异,因为他的确有些太年轻,当然,是相比于仙风道骨一般的刘良来说,是太年轻了。
“这位公子,你说老夫忽略了什么?”刘良没有生气,面色和蔼可亲。
“忽略了南北的差异。”少年说。
“南北差异?”刘良想了想,似乎有些不理解,“还请公子真说。”
“刘先生,有一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
北则为枳’,不光这橘有水土不服,这人也有水土不服,而人有水土不服,这军队就一定有水土不服,那么这天下谋士自然就有水土不服了!”
听了这位少年的话,大厅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议论起来,而上面的刘良也皱起了眉头。
丁伟马上明白了这位少年的意思,这北方的军队到了南方,舍弃战马,驾起战船,自然是水土不服了,而这样打仗的胜算就要低很多。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南下,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几万人击败,转瞬间灰飞烟灭,全军覆没。而他麾下,当时也有贾诩,荀攸,程昱等众多智谋之士。
想到这里,丁伟抬头看了一下那位少年,而正巧那位少年也在望丁伟,丁伟随即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
“那这位公子的意思是南北要分开?”刘良说。
“当然要分开,若是到了南方水战,这排名第三的谋士,当是诸葛瑾,他如今驻守在江夏,若是北军到了江夏,这北方的谋士,定然不是他的对手。”
“诸葛瑾排第三,谁排第二呢?”刘良还没有开口,一名文士急切的问道。
“周瑜周公瑾!”青年也品了一口茶,“刚才刘先生说了,周公瑾助孙文台平定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县,那只是了陆上作战,而他真正厉害是水战。”
“南方水战谁可为第一?”刘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