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飞夺真定城

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在内外交困之时,采用了许攸之计,火烧乌巢,让袁绍七十万大军的粮草毁于一炬,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但是,袁绍的粮草被烧,数十万袁军降兵没有粮食,若是将他们放出去,他们必然会抢劫附近的百姓,甚至攻击官府。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下令,将那些降兵活埋。这也导致官渡之战之后数年,河北大地才被平定。在此期间,袁军和曹军一直都在做殊死之战。

那么丁伟这一次劫粮,他突袭常山,并不打算将粮食烧掉,因为这些粮草,都是袁绍搜刮冀州北部四郡之地老百姓的粮食。大多数都是今年刚刚收上来的,老百姓家中的存粮,根本不足以支撑到明年粮食收获。若是将这些粮草都烧了,不知将会饿死多少百姓。

所以丁伟要做的是劫粮,而不是烧粮。

可是劫完粮之后,不可能将它运走,只能就地防守

,这时袁绍一定会派大军来夺取粮草,如何才能守住呢?

丁伟想到了他的重装步兵,高顺的陷阵营。

于是马上命令高顺带着陷阵营北上,渡过黄河,进入冀州,一旦长山夺粮成功,陷阵营迅速向常山进军。

陷阵营虽是步兵,但丁伟从初建的时候起,便把它建成了一个骑着战马的步兵,战马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而是用来运送陷阵营的兵士的。

对于淳于琼把守的常山,丁伟根本就不在乎,且不说,真正的淳于琼是不是酒色之徒,是不是嗜酒如命,整天喝的烂醉如泥。即使他全力防守,袁绍的五千兵马,又怎会是白马营的对手,淳于琼再骁勇,又怎比得过赵云,陈到,太史慈,况且他们还在暗处,所以夺下常山容易,可是要守住却要困难的多。

到那时,袁绍肯定会调集几乎所有的兵马来决战。也就是说,将决战的战场从赵国移到了常山,常山的胜败,就是这场大战的胜败。这也就是丁为什么一定

要亲自来的原因,他要与袁绍亲自见个高低,分个胜负。

那么整个形势又变了,丁伟兵士少,却占据有利地形,成防守之势。袁绍兵马多,却要攻坚,刚好与张辽和麹义对峙的情况相反。

只要丁伟在常山守一段时间,等到张辽和董昭突破了麹义和袁尚的防线,杀到常山时,这场大战就该结束了。

“子龙,此地离常山还有多远?”苏双和张世平离开丁伟的营帐之后,丁伟问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