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的河道并不宽,很快到了岸边,不用甘宁再下命令,兵士们争先恐后的离船跳上岸。
孙策也想将船靠到岸边,怎奈甘宁的船全部已经烧着,熊熊的大火反而封锁住了登岸的道路,让孙策心中愤怒不已。
看着越来越远的甘宁,孙策只好收兵。甘宁清点了一下兵士,仅剩一千三百余人。
这一仗,甘宁好不容易,用计将蒋钦和凌操击败,取得大胜,却没想到孙策和周瑜突然出现,又将他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甘宁退回三江口之后,他的水寨还在,只不过战船只剩下这里的十余艘。甘宁不敢休息,马上组织兵士
布置防守,在江面上设置了木桩,拉上铁锁,将一千名兵士布置在两边,将所有的弓箭收集起来,发给这些兵士,其他的三百多名兵士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向南郡的文聘求援,这里离南郡不远,甘宁想凭着他的水战能力,坚守到文聘援军的到来。当然,他知道这将非常困难。
周瑜和孙策并没有当天夜里进军三江口,而是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率军来到这里。
武昌城头,诸葛瑾和苏飞望着城外江东军的大营,心中有许多疑问。
昨天晚上,三江口一带火光冲天,杀声震耳,起初他们以为是甘宁和蒋钦凌操的水军进行大战。诸葛瑾相信甘宁的能力,即使不能击败蒋钦,但也不至于被蒋钦击败。
但是后来,根据战火的蔓延,以及斥候送来的一些战报,诸葛瑾感觉有些问题,因为三江口一带,双方总兵力只有六千,若是没有其他军队的参战,不可能
出现这样的规模。
到底参战的是文聘还是周瑜?
想到这这里,诸葛瑾联系起这几天的情况,每天都是凌统带着一千兵士来到城下,向城头射一射箭,或者向城头骂阵,邀诸葛瑾和苏飞斗将。
“苏校尉,你马上带领两千兵马,前去攻打江东军大营!”想到这里,诸葛瑾马上下令。
“诺!”
苏飞领命,立刻点起兵马,打开城门,冲了出去。
来到江东军的大营之后,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苏飞又命令兵士在里面仔细探查,的确如此,于是马上回来,向诸葛瑾禀报。
“周公瑾,好漂亮的一招金蝉脱壳呀!”诸葛谨听后,眉头紧锁。
“将军,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去驰援三江口?”苏飞问。
“已经来不及了!”诸葛瑾摇了摇头,“兴霸只有三千兵马,昨夜一战所剩无几,岂是周瑜的对手呀!
”
“那我们怎么办?”
“釜底抽薪,断他的后路!”诸葛瑾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狠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