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纯听了韩忠的汇报,兴奋异常,此时袁绍身边只有两千兵马,是个绝好的机会,而内黄离邺城也并不远。
“伯典兄,可是准备去突袭内黄?”李历看着闵纯双眼放光,兴奋不已,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此时正是天赐良机啊!”闵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袁绍狂傲无比,欺我冀州无人,竟然只带两千兵马,屯住在内黄,这分明是找死!我岂能不成全于他!”
“好,既然如此,伯典兄,让我带三千兵马去突袭内黄,你带两千兵马驻守邺城。”李历也很兴奋。
“不!”闵纯摇了摇头,“我们一起去带上五千兵马!”
“伯典兄,五千兵马全部带走,那邺城岂不成了一座空城?”李历听了闵纯的话吃了一惊,城外可还有麹义和逢纪的三千兵马呀。
“如今冀州,只剩邺城一座孤城,我们能守到什么时候啊,早晚会被众诸侯瓜分,因此守与不守都毫无意义。所以我决定倾尽所有兵马,突袋内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为主公报此深仇大恨!”闵纯向韩馥的灵位施了一礼,“若能报仇,那是上天眷顾主公,若不能报仇,我
们将随主公而去,黄泉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好,我们就这么办!”
闵纯和李历立刻将邺城内五千兵马全部召集起来,饱餐战饭,只带三天的粮草,当天夜里悄悄出了邺城东门。
麹义和逢纪的兵马,驻扎在西门之外,因此他们没有发现。
出城之后,加快行军的速度。冬天的夜晚非常寒冷,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皮肤发痛,但是闵纯和李历所带的这五千兵马,都是多年以来一直跟随韩馥的,现在要去为主公报仇,根本不惧风寒。韩忠骑着一匹大马,在队伍的最前方。
天刚亮的时候,闵纯的大军便来到内黄城外。
由于是夜晚行军,袁绍显然毫不知情,只见城门洞开,行人往来不绝,城头之上,三三两两的守军,蜷缩着身体,裹紧衣甲,不时将刀枪放在一边,搓一搓有些麻木的手指。
闵纯一看,心中高兴,抽出腰间佩剑,“韩忠,率军抢城!”
“诺!”韩忠答应一声,长枪一挥,带领两千兵马,以饿虎扑食之势冲向城门。
韩忠一直冲到城门口时,守城兵士才反应过来。
“快,快关闭城门!”城头的千夫长大喊,同时指挥兵士向城下放箭。
但此时,为时过晚,城门刚刚关了一半,韩忠就己经冲了过来,他狅舞大将,一转眼便将正在关城门的兵士挑死。
城门附近的百姓一看,赶坚闪到两旁,韩忠所带的两千兵马,一下子涌进城门。
远处的闵纯看到韩忠带兵已经冲了进去,长长松了一口气,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将长剑,还回鞘中,一带马,也朝城门口冲去,后面跟着李历和三千大军。
大军冲进内黄城中,向里走了不到一里,闵纯感到有些不对,城中透着一丝诡异。
“停!”李历突然将手中大枪一挥,所以兵马都停了下来。
“为何停下来?”闵纯有些疑惑的问。
“伯典兄,城中恐有伏兵!”
“有伏兵?”闵纯其实早有怀疑,因为城中太安静了,一般情况下,五千大军入城,这么大的动静,一定会引起城中的恐慌。可是城中秩序井然,偶尔过往的行人,虽然来去匆匆,但是脸上并无惶恐之色,这很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