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和阎圃,带着两万大军,突然杀向广汉郡,刚开始非常顺利,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但是当他们到达剑阁时,益州大将张任早已屯兵到了这里。
张任可谓蜀中名将,早年曾跟刘焉在邺城剿灭黄巾时,就屡立战功。后来跟随刘焉到了益州,其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费观。
他是童渊的弟子,又晓畅军事,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之才。
阎圃想了许多方法,想引诱张任出击,但被张任一一识破,坚守不出。
无奈之下,张卫只好率军强攻。但剑阁地势非常险要,张卫付出了三千多兵士的代价,却丝毫没有撼动剑阁,两军只好对峙于此。
“蜀道之难,剑门之险,堪比徒步上青天,难呀!”阎圃在大帐中自言自语,无计可施,“将军,这样长久下去,我军粮草运送困难,一旦断粮,大军危矣
,不若撤兵。”
“阎长史,不是我不愿撤兵,而是兄长来时已对我下了死命令,不攻破益州,誓不罢兵!”张卫也显得很无奈,“兄长因为母亲被害,心中悲痛,我又怎能忍心拂了兄长之意?”
“主公心中悲痛,我完全可以理解,可那杨松杨柏兄弟,明知以一郡之兵,怎可讨伐一州之地,却不去劝阻,真佞臣也!”提起杨松和杨柏,阎圃非常生气,此二人在张鲁面前,从来都是只说好话,不去劝谏,有些事明明是错的,亦是如此,从而赢得了张鲁的信任。
“阎长史放心,等时机成熟时,我必向大哥进谏,除去此二人。”张卫也看不惯这二人的做法。
“若能如此,真乃汉中之幸,主公之幸也!”阎圃向张卫行了一礼,“只是还有一点,我至今心中很是放心不下。”
“阎长史请讲?”
“褒中和沔阳!”阎圃展开地图,又仔细的看了看
,“冬天穿越斜谷道,虽然未曾有过,并不代表不可能呀!”
“阎长史,即使吕布真的穿过了斜谷道,那一定是筋疲力尽,人困马乏,褒中又有杨柏的五千兵马,难道还怕他会夺了汉中?”张卫并不担心斜谷。
“将军,问题就出在杨柏身上啊!”阎圃突然提高了声音,“杨柏嗜酒如命,爱财好色又贪生怕死,岂可担此重任呀!”
“这…”张卫一听,心里产生的不安,“阎长史,那该当如何?”
“回兵…”
“报!”突然一名兵士闯进军帐,“报将军,军师,张勇统领求见。”
“什么,张勇?”阎圃一听张勇求见,脸色一下子大变,“不好,汉中恐危矣…”
阎圃说完,竟然无力地歪坐在椅子上。
张勇是张鲁的护卫统领,一般情况下是不离张鲁左右的,他突然跑几百里路,来到这军营之中,张鲁的
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快让他进来!”张卫急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