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横空出世,以三千兵士,火烧郏县,火烧小龙谷,将荆州大将王威和军师蔡瑁杀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文聘及时赶到,恐怕王威和蔡瑁也难逃一死。
消息传出,荆州牧刘表震惊,整个天下为之骇然,吕蒙之名,一时之间传遍大汉各州。
襄阳城外三十里处,有一座山,名曰鹿门上,山上有一个鹿门书院,闻名整个荆州。
鹿门书院的院长庞德公,是襄阳名士,德高望重,品性高洁,不好仕途,精修学问,前刺史徐璆,征辟其为荆州别驾,被他婉拒,今州牧刘表,以长史之位相邀,也被谢绝。
许多世家将其子弟争相送至鹿门书院,但庞德公收弟子,异常严格,不论寒门或是世家,只有通过他的考核,才能成为鹿门书院的弟子。因此鹿门书院,真正的弟子并不多。
阳翟的颍川书院,与襄阳鹿门书院齐名。黄巾之乱时,整个颍川郡闹得最凶。颍川书院的学子皆四散而走,荀爽入朝做了司空,司马徽南下襄阳,来到鹿门书院。一时之间,鹿门书院名声更盛。
今天鹿门书院,群英荟萃。司马徽和庞德公坐在正位,在他们二人两旁,依次坐着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只有十三岁的侄子庞统,荆州的青年才俊蒋琬和马良,不久前拜入鹿门书院的学子徐庶和他的好友石韬,零陵名士刘巴,武陵名士廖立。
这些人虽然目前都没有出仕,但却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势,品评天下英雄。今天的话题,自然是从刚刚结束的南阳之战谈起。
“我们都没想到,南阳竟然打成了这样。”首先说话的是庞德公,“这毫无名声的吕子明,其用兵之能堪比韩信啊!”
前不久,王威和蔡瑁出兵南阳的时候,他们都分析过当时的趋势,洛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
最差的情况是,南阳首先被突破,王威蔡瑁兵临伊
阙关,黄忠和陈宫,不得不回师洛阳,曹操占领的豫州全境,自领豫州牧,威逼兖州和徐州。贾诩紧守洛阳南面的伊阙关,东面的泗水关,于董卓对峙于函谷关,虽可保住洛阳,但已是三面受敌之势。
第二种情况,荆州兵攻破南阳后,不再进军。陈宫和黄忠依旧和曹操对峙于许县,两人最后平分豫州。函谷关能不能守住,却很难说。
最好的情况是,邓当能够守住宛城,与荆州兵僵持在南阳,坚持到骠骑将军丁伟回来。
可是却没想到,荆州兵竟然败了,败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此之惨。
“吕子明用兵倒也普通,只是王威和蔡瑁实在是太差劲。”武陵名士廖立自幼便才名满荆襄,他对刘表帐下的名士向来很不服气,尤其是蔡瑁。
“公渊所言甚有道理,若是当时的军师是蒯良而不是蔡瑁,恐怕此时南阳已经被荆州军占领。”刘巴也支持廖立的观点,“蔡瑁无能,却成就了吕子明,真是时也,命也!”
“其实也并非全是蔡瑁无能,荆州刚出兵的时候,我等不是也没有料到如此的结果吗?”刘巴和廖立名声很大,其他人年纪都太小,所以不好反驳,但司马徽却不同意他们二人的看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吕子明情况如何,王威和蔡瑁皆一无所知,或者说整个荆州都一无所知,败了也是正常的,即使蒯良去了,结果也未可知。”
“德操先生未免有些太看不起我荆州才俊了吧!”刘巴听了司马徽的话,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笑容,“蒯子柔用兵之能,早在剿灭黄巾的大战中,就已展露无遗,吕子明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岂是他的对手。”
“这一战的结果是必然的,吕子明并非侥幸取胜,却如庞德公所言,吕子明用兵之才能,不下于韩信,只是现在众人还不知道他的厉害!”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听了刘巴的话,有些不高兴。徐庶曾在颍川书院学习过,司马徽是他的老师。现在又是司马徽将他引荐给了庞德公,他才入了鹿门书院。“子初先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