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乃至于整个司隶地区,充满血腥的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在飒飒的秋风中,才逐渐安静下来。
汉献帝迁到长安之后,依旧是董卓把持朝纲,改年号为初平,即今年为初平元年,比历史上早了一年。尽管朝堂内部还暗藏着风雨,但表面上总算安静下来。
为了拉拢世家,平衡朝堂,董卓又重新启用了王允等一些先帝的旧臣。
洛阳城外,众诸侯也都撤走了,因为他们谁也没有信心攻克洛阳,加上粮草逐渐告急,众诸侯之间也都互相不信任,谁也不敢在此久留。
当初第一个撤走的是刘表,随后众诸侯就得到了一个消息,刘表找到了传国玉玺,并将其私藏,率兵撤回荆州去了。
袁绍一听大怒,要众诸侯共同讨伐,追回玉玺,献给陛下。
但听命的只有袁术和孙坚,连他自己也没有出兵。
曹操被徐荣伏击之后,折了曹洪,退回谯郡。袁绍也回了渤海,公孙瓒回了右北平。于是,其余诸候也都整顿兵马,从哪儿来,又回哪儿去了。
丁伟这段时间也不清闲,通过白马营的努力,洛阳周边,总算留下了一百多万百姓,虽然和以前相比,还不足一半,但总不致于成为历史上的无人区。
董卓没有将百姓全部挟裹走,但却基本将钱粮抢空,好在救回的世家和富商都有些财物,在丁伟的软硬兼施之下,给老百姓分发一些粮食,解了燃眉之急。
丁伟马上命令并州沮授和幽州田畴郭嘉等人收集一些粮食并押运过来,组织百姓将地里的秋粮都收回来并及时种上麦子。
幽州牧刘虞送来五万石粮食,让安抚洛阳周边的百姓,丁伟很是感激,因为刘虞名为幽州牧,可幽州有一大半不在他管辖之下,他能拿出五万石确实不易。
而且,让丁伟更加感动的是,刘虞还发了求援书,指出洛阳乃大汉龙兴之地,经董卓之乱己经满目疮痍,现丁镇北从国贼手中救下数百万百姓,四方应酬集粮食,度过难关。
北海太守孔融第一个响应,派大将武安国押送两万石粮食来洛阳,徐州牧陶谦也紧随其后,拿出五万石粮食,徐州的富商糜家拿出五万石粮食,陈家拿出两万石粮食。
最让丁伟意外的是,冀州牧韩馥竟然拿出了十万石粮食,中山无极甄家拿出五万石粮食。
丁伟拿着这些情报,心里当然高兴,但他又皱起了眉头,心中有许多疑问。
“主公,这些可都是好消息呀!您还担心什么呀?”丁伟正在思索时,贾诩和陈宫进来了。
“文和,公台,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丁伟看见他们二人进来,心中感觉轻松了许多,这些问题,让贾诩和陈宫去想吧,“这些当然都是好事,可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为何要帮我们?”
“事出反常必有妖?主公妙呀,一语道破玄机!”陈宫若有所思。
“公台啊,主公乃神人也,常有惊人之语,你以后会经常发现的。”贾诩微笑着说。
“你们说说,这韩馥到底为何要帮我们,几个月前在壶关还是兵戎相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