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董卓退长安

董卓决定迁都长安,回到洛阳后,第一件事便是整编军队。只要军队不乱,小皇上不用考虑,朝中众臣也不用考虑,世家大族就更不用考虑了。总之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脖子再硬,比得过刀吗?

以前封的那些将军都是虚的,只是听着好听。现在他封的中郎将和校尉,才是真正拥有兵权的。

他将自己麾下的二十万军队,除了飞熊军和御林军自己亲自掌控外,其余都划归四大中郎将。

东中郎将牛辅,西中郎将董越,南中郎将段煨,北中郎将徐荣。这四人是董卓最信任的,也是在董卓军中具有帅才之人。

李傕,郭汜,张济,胡轸,刘备等人皆为校尉,也有一定的兵权,隶属于四大中郎将之下。而对于刘备,他始终是不放心的,因为刘备只承认自己是汉臣,而不认董卓为主公。要是别人,他早就杀了,或者赶走了,可刘备手下有两员万人敌大将,让他垂涎不已。

李傕,郭汜在牛辅麾下,张济在董越麾下,胡轸在段煨麾下,刘备在徐荣麾下。飞熊军由董黄率领领,御林军暂由吕布节制。

东中郎将牛辅率军驻扎在安邑,西中郎将董越率军驻扎在华阴,南中郎将段煨暂时驻扎在渑池,北中郎将徐荣先驻守洛阳,然后负责断后。

安排妥当之后,由李肃押送粮草以及亲眷先行,然后董卓上朝,宣布迁都事宜。

董卓大约有二十天没有上朝,当他和吕布的身影出现在朝堂时,众臣惊慌失措,小皇帝刘协坐在龙椅上,更是战战兢兢。

“陛下,关东反贼人数众多,臣在虎牢关拼死抵抗,杀贼无数,虽然暂时将他们挡在关外。但长久下去,终会寡不敌众。因此老臣决定迁都长安,暂避其锋芒。”董卓开门见山,先说了一通。

“洛阳乃我大汉兴龙之地,岂可迁往他处?”董卓的话刚说完,议郎杨勋立刻反对。

“是啊!”执金吾黄琬表示支持杨勋,“杨议郎说的对,迁都,必会动摇大汉根本,决不可如此!”

“陛下,昔日周平王迁都,致使大周四百年江山动摇,继而诸候并起,战火遍地,几百年…”

“一派胡言!”太尉杨彪的话还没完,就被董卓一声怒喝打断,“都去回府准备一下,两个时辰之后开始迁都。”

“不可…啊…”杨勋刚上前一步,才说了两个字,就惨叫一声,原来被吕布一剑刺中心窝。

吕布将剑一收,一股鲜血喷出,洒在崇德殿中,杨勋倒在地上,当即死亡。两个兵士进来,将杨勋的尸体拖出殿外。

“还有谁不同意吗?”黄卓冷冷地问,“杨大大,黄大人,你们同意迁都吗?”

杨彪和黄琬本能地想反对,可是一抬头看到吕布那仿佛要吃人的眼晴,以及董卓脸上狰狞的笑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太师大人,这迁都乃大事,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两个时辰恐怕不够呀,能否推迟到明天?”司空荀爽生怕杨彪和黄琬因固执而再丢性命,赶紧出来圆场。

“荀司空说得对,这才是你们该想的事呀!”董卓的语气变得平缓些,“不过这些,本太师早已准备妥当,让徐荣带着两万兵马给大家收拾。你们下去之后告诉洛阳城的百姓,两个时辰之后,如果还有人留下城中,那就都是叛逆,格杀勿论!”

董卓说完,昂首阔步走出崇德殿。

“陛下…”众大臣一下子跪倒在地,大哭起来。

小皇帝刘协早已被董卓吓破了胆,这段时间由于董卓没

在洛阳,才有了一丝皇家的威严。可是今天,董卓一出现,他又是惊弓之鸟,现在竟然“哇哇”大哭起来。

“陛下,各位大臣,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呀!”荀爽首先站了起来,他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又是颍川荀家家主,所以,他一开口,众臣和献帝刘协都停止了哭声。“董贼残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我等应该回去速速准备啊。”

众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告退,回府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