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对黄忠青睐有加,住着上好的房间,有下人和丫鬟伺候着,每天也是好酒好肉供着,但就是没有接见。
三天过去了,黄忠可谓心急如焚。几次去找刘焉,都被挡了回来,说是正和几位大人商议破敌之策。黄忠是外来官员,肯定不能硬闯进去。
终于在第四天,黄忠决定,去找北中郎将卢植。
可是到了卢植大营外,卢植的麾下大将宗员告诉他,卢植被刺史大人请去了。黄忠在营门外等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有等到卢植归来。
“不能再等了,主公要我明天回话,今天必须要有结果!”黄忠想罢,决定硬闯刺史府。
“黄校尉!”
快到刺史府大门口的时候,一个文士迎了上来,对黄忠施了一礼。
“哦…先生是…”黄忠并不认识,但觉得有些面熟,可以肯定,那天在刺史府见过。
“再下沮授,黄校尉,可是去刺史府?”
“正是,不知刺史大人商议的如何了,我想去问问。”
“刺史大人商议的如何,在下并不知晓,但是可以肯定
,黄校尉今天见不到刺史大人!”
“今天黄某必须见到刺史大人!”黄忠一怒,一股杀气油然而生。
“黄校尉硬闯当然可以!”沮授并没有被黄忠的杀气压住,“但是,这样就能实施丁大人的破敌之策吗?”
“这…”黄忠吃了一惊,丁伟的破敌之策,他对任何人没有提过半个字,这个沮授是如何知道的?
“黄校尉,可否在府中一叙?”沮授再施一礼。
黄忠搞不清楚沮授是什么目的,心里有些犹豫。
“怎么,黄校尉匹马单刀敢闯数万人的敌营,却不敢去在下的府中。”沮授微笑着望着黄忠。
“好!”黄忠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先生前面带路。”
黄忠跟着沮授,很快就到了沮授的府中。说是府,实际上只是一个农家小院。沮授是磁县县令,在这诺大的邺城,只能说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儿了,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府邸。
虽然地方小,但收拾得却非常干净。
“黄校尉,在下清贫,比不得刺史大人,没有酒肉,请喝茶。”一名丫鬟端上了两杯茶,分别放在了沮授和黄忠的面前。
茶叶在中国夏商时期就有了,《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但直到东汉末年,才开始种植,而且这一时期饮茶的人并不多,只在一些世家和文士之间。
黄忠见过丁伟品茶,他虽然没喝过,但是却知道怎么喝。端起茶碗,闻了闻,然后抿了一小口,觉得这种味道还不错,又抿了一小口。
沮授看到黄忠也会品茶,心里对黄忠的好感顿时增加了不少,“黄校尉稍等一下,还有两个人马上就过来。”
过一会儿,来了两个人。一个文士打扮,年龄与沮授相仿。另一个是十八九岁的少年,显得非常英武,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