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丁镇北大婚

请充任交州牧。有人认为,这才是大汉真正祸乱的开端。

州牧一职,简单地说,就是军权和政权的合一,它凌驾于各县令郡守甚至刺史之上,从此之后,各地州牧开始可以自行掌控一方的财政赋税乃至招兵买马等各项事务,这就是诸侯割据的前提。

其实,即使不实行州牧制,黄巾之乱以后,朝廷也已经指挥不动地方了。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钱财,贪婪成风。本来想去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马上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灵帝封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

但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没有办法,刘焉只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贼马相等人杀死,马相在益州称帝。可是刚称帝几日的马相就被益州从事贾龙击败。

于是贾龙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上

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此时,他的心里想什么,天下人都明白了。

可是刘焉虽有野心,但晚节不保。五斗米教首领张鲁的母亲长得很漂亮,加上懂得神鬼邪说,和刘焉家有往来,一来二去,刘焉就与她有了私情,在她的耳边风吹之下,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前往汉中,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大汉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起兵反对刘焉,赵谦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是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

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可能是那时大汉气数还未尽,就在刘焉制造作乘舆的车重数千辆,准备称帝时,绵竹却发生了一场大火,刘焉的府邸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刘焉不得已迁州治所到成都。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刘焉留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次子治书御史刘诞与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马腾兵败,退还凉州。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刘焉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他成为汉末死去的第一位枭雄。

可悲的是,他的继承人刘璋却没有半点枭雄之资,将他的基业等于拱手让给了刘备,成就了刘备的霸业。

丁伟的手下,太史慈、郭嘉等人也都早早来了,热闹非凡。

洛阳也来了许多大人物,卢植就不用说了,他是媒人,自然是贵客,王允是太原王家人,自然是要来了,丁伟所重视的,只有荀攸,其他人不管是三公还是九卿,全由丁原招待。

而让他更高兴的是,颍川书院的戏志才和钟繇两人来了,这让他和郭嘉都很高兴。

在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二月初二大婚这天。

所有的仪式丁伟都是在管家和几位仆人的指点下进行的。中国的现代婚礼仪式的渊源,就是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丁伟发现了许多直到近两千年后还在用的仪式。

交杯酒是一定要喝的,它代表着夫妻二人以后同心同德,合为一人。

结发仪式非常庄严,夫妻二人各剪下一缕头发,放在一起。虽然男人可以妻妾成群,但结发之妻的地位是其他妾所不能相比。

丁伟与苏雪和蔡琰都行了结发之礼,这让两人的父亲,苏芳和蔡邕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