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面对强大的明军,日本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成功报仇的希望。大明新军本就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战术更是遥遥领先于任何对手,经历了一场几乎灭国的大战之后,大明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改革,而军事改革则被列为第一优先,以往文臣加诸军队身上的种种掣肘如今都被一扫而空,大明新军恢复了自由,可以纵情咆哮,扑向任何他们看中的猎物了。还有文臣掣肘的时候大明新军便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这些掣肘都消失了,还有谁是他们的对手?别说那帮日本矮子,就算是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强大起来,装备战术渐渐领先亚洲的欧洲,也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明军在日本沿海城市登陆的时候,日本的大名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除了挨宰和逃跑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了。
同样发现自己只能在逃跑和挨宰之间二选一的还有江南那帮险些坑死了大明的坑爹缙绅和士大夫集团。隆武帝一声令下,戚虎所统率的几万大军便从徐州向南京猛扑过去,配合戚虎军团的是郑氏舰队,这是他们第二次向南京进发了,路熟得很。江南缙绅终于彻底慌了神,破天荒的
停止内斗,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抱团负隅顽抗。在地窖中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黄金白天银源源不断地撒出去,疯狂的招兵买马,只要胳膊和腿没毛病的男子都让他们拉进军队去充数,一时间,江南地区的叛军兵力竟多达六十万之众,几乎是北京所统辖的兵力的三倍!帝国实际掌握的兵力居然只有叛军的三分之一,还真是够搞笑的。数量是有了,但是质量嘛…
从武汉顺流而下的变形金刚分舰队七天之内连下安庆、池州、铜陵三城,俘敌三万余人。指挥这支分舰队的旭望着黑压压的俘虏咋舌:“三万头猪七天都抓不完啊!”
从淮南淮北杀过来的淮泗骑兵一路横扫,七天之内连陷六安、合肥。面对凶悍绝伦的淮泗骑兵,镇守合肥的叛军几乎一枪没放就投降了,理由是这些淮泗蛮子野蛮得很,如果他们抵抗了,搞不好城破之后会屠城的!好吧,不得不佩服镇守合肥的叛军将领真是深谋远虑,都还没有开打呢,就想着城破之后人家会不会屠城了!
郑芝豹倒是在苏州、湖州遭遇了相当顽强的抵抗,叛军兵力众多,作战凶悍,战术也诡异,郑氏舰队多次出击,不是扑空了没逮住敌军主力就是在河口港叉遭遇伏击损兵折将。杀得性起的郑芝豹从变形金刚舰队要来了几艘火箭炮舰,遇到水寨啊敌军舰队啊什么的就用火箭炮将它们通通轰成一片火海,同时又向变形金刚舰队要了一批人工制导火箭船过来,向叛军控制的码头发动自杀式袭击,只听到声声巨响响彻天宇,团团火光映红半空,叛军赖以支持的战略目标被一一摧毁,撑了大半个月终于撑不下去了,只好投降。郑芝豹一审俘虏才知道,跟他他死掐的那帮叛军是太湖水寇,跟南京小朝廷没多少关系,只是明军大规模清剿叛军也让他们意识到了危险,自告奋勇跳出来跟明军作战。
让人吐血的是,这支明军在江南平叛中遭遇的最强大的对手在南京小朝廷居然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原因是他们大当家自立为王,激怒了南京小朝廷,南京小朝廷也将他们列入了清剿的名单…
搞了半天居然是跟一帮自干五掐了大半个月,郑芝豹的郁闷就可想而知了。
郑芝豹在太湖的小小挫折对大局并没有太大影响,明军的胜利狂潮还在继续。戚虎所指挥的精锐之师先是猛攻泰州,这是南京小朝廷最精锐的部队镇守的战略要地,恶战了整整七天,杀得尸骨盈野才拿了下来。拿下泰州之后,这支大军连休整都免了,立即渡过长江,直扑扬州。在扬州,戚虎遭遇了一个在明末历史赫赫有名的人物:史可法。这个硬骨头统率四万人马镇守扬州,与镇江一起形成一道防线,作为南京最后的屏障。戚虎写信过去让他投降,史可法回信,洋洋洒洒数千言,骈五骊六,引经据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挖苦嘲弄浑然天成,把北京朝廷从隆武帝到扫地的宫女一个不落的问候了一遍,最后这位书生激愤地表示:唐王大逆不道觊觎神器,为一己之私对东林君子们大开杀戒,重用河洛一众叛逆,沉醉于兵戈战事,沉迷于奇技淫巧之术,导致礼乐崩坏,道德沦丧,汉家衣冠已不复存在。史某身为汉家子民,读的是道德文章,学的是忠孝礼义,绝无向叛逆低头之理,必与扬州同殉,为
天地存一分正气!
好吧,这文章确实是文采飞扬,戚虎自问拍马都不能及。所以他也懒得再浪费口舌了,调集大炮对着扬州城墙猛轰,轰塌一段城墙之后就猛冲进去。他敬重像史可法这样的人,所以出手毫不留情,这种人是没法劝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全力击败他,让他死而无憾。但是让戚虎大跌眼镜的是,预料中的顽强抵抗根本就不存在,扬州守军跟无头苍蝇似的,整道防线到处都是破绽,他在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城墙,只用一天时间,扬州易手,史可法也成了俘虏。当了俘虏之后的史可法仍然是从容自若,面对戚虎那刀锋般锐利的目光面不改色,这份胆气令人佩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