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有点远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245 字 9个月前

印度恒河平原的土地可以说是肥得流油,再加上降雨充沛,日照充足,温度也高,稍稍整理一下那产量都逆天了。但是很显然,我们亲爱的大白象将天赋都点在宗教上了,对于种田这玩意儿,大白象表示浓厚的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守着丰美的恒河平原年年发饥荒,年年饿死人,真是够奇葩的。这种奇葩的景象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二十一世纪印度的总人口比中国只多不少,粮食总产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每年居然有两三千万吨粮食拿来出口…所以即便是二十一世纪了,情况也一点都没变,恒河平原年年丰收,年年饿死人。反倒是中国,本身自己每年就有六七亿吨粮食了,还拿出大笔外汇进口一亿多吨粮食…粮食还是不够吃啊,必须进口个一两亿吨啊,不然国内那帮嘴越来越刁的刁民非造反不可!

人口一样多,一边拥有六七亿吨粮食的产量还拼命出口,一边粮食产量只有两亿多吨却拼命出口,这样的对比实在让人无语,也不知道是该夸中国的刁民实在难伺候还是该夸阿三的百姓太过耐操!只能说,中国的粮食不足恐惧症跟火力不足恐

惧症一样,都到了晚期,没救了。对于如此纯良的大白象,有机会的话不狠狠宰一刀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杨梦龙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带兵前往印度狠狠的干丫一票,说什么也要从这头严重虚胖的白象身上撕一大块肥肉下来!

至于能不能打赢…他可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历史上,大举入侵印度的军事行动貌似就没有失败过的…

这个国家就是拿来被人征服的!

朱聿键也丝毫不担心,杨梦龙都不担心,他担心个鸟?他对印度那肥美的土地和优良的铁矿也是充满了兴趣,至于姚崇古所报告的印度盛产黄金…他倒不怎么感兴趣,这玩意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除了铸币之外屁用都没有,实在不用太过在意,有了充足的粮食、棉布、茶叶、瓷器,要多少黄金赚不到?他咳嗽一声,说:“姚爱卿啊,这趟真的是辛苦你了,你可是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差不多是在海外又发现了一个大明,这份功劳,再怎么高估也不过份,朕该怎么封赏你呢?”

姚崇古一拜到地,朗声说:“皇上,草民一介海商,扬帆沧海乃平生所愿,不求锦衣玉食飞黄腾达,只求为大明开疆拓土贡献几分绵薄之力!大明若能将那片大

陆纳入帝国的版土,使大明百姓人人都有田可种,有饭可吃,草民便心满意足了!”

朱聿键不无感动的说:“爱卿的胸怀当真是比大海还要广阔啊!如你所愿,等到辽东战事结束,大明马上向你发现的大陆派出第一批移民,将日月旗插上那块大陆,使之成为大明的一部份!”

姚崇古大喜过望,重重的磕了个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梦龙将他扶了起来,说:“意思意思得了,磕那么用力干嘛?不疼呀?”

姚崇古:“…”

朱聿键站起来拍了拍姚崇古的肩膀,说:“爱卿立下了盖世奇功,朕也不是小气之人,自然要重赏!朕打算破格提拔你为南北二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总督,官居四品,负责治理南北二岛,任期二十年,同时赐良田百顷,白银万两,再在京城赐你一幢豪宅,以彰爱卿之功!”

姚崇古差点没抽过去。我的老天爷,这可是封疆大利才有的待遇啊,他一个小小的海商,何德何能享受如此殊荣!他整个人都哆嗦起来了:“草民不敢…如此皇恩浩荡,臣受之有愧…”

朱聿键不以为然的说:“这是你应得的,你就收下吧,不然天下人该骂朕刻薄寡恩,有功不赏了。”

姚崇古讷讷的说:“草民一介海商,骤然间成为四品大员,只怕天下人不服…”

朱聿键越发的不以为然:“谁不服的就让他扬帆出海,为朕找一块新的大陆!只要能找到,而且适宜居住,朕也会封他为总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姚崇古也只能跪地谢恩。虽说文书还没有下来,但是他这个四品大员的身份是跑不掉的了,要知道,旁边都有史官在记着呢!从一个薄有资产的海商一夜之间成为四品大员,他也算是空前绝后了,由此开了一个先例:谁能为大明发现一块辽阔的、适宜定居的土地,谁便将受封为那块土地的首任总督,并且获得重赏!虽说任期是有限制的,而且不能世袭,但是这样的重赏已经足够的

诱人了。

一股大航海的热潮应运而生,无数血管里流淌着冒险精神的航海健儿扬帆出海,去寻找新的领地,他们即将摧毁西方人两百年大航海运动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他们的血汗即将凝成一个版图空前庞大的强横帝国。